出自宋朝王之道《宴桃源/如夢令》
遙指湯泉西路。隱約碧云天暮。宿鳥擇深枝,兩兩相呼如語。凝佇。凝佇。今夜夢魂何處。
注釋參考
夢魂
古人以為人的靈魂在睡夢中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 唐 劉希夷 《巫山懷古》詩:“頽想臥瑤席,夢魂何翩翩。”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 謝 橋?!?元 薩都剌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詞:“ 楚 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yīng)不到 江 東。” 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自別 滄浪 ,夢魂常繞?!?/p>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稘h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王之道名句,宴桃源/如夢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