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晴欲雨天溟蒙,林塘淡蕩搖春風(fēng)
出自宋代艾性夫《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
欲晴欲雨天溟蒙,林塘淡蕩搖春風(fēng)。
游絲落絮斗飛舞,野花芳草爭青紅。
南園北園桑柘綠,村前村后啼布谷。
蠶姑把葉祝絲多,田翁拜社祈年熟。
注釋參考
溟蒙
亦作“ 溟蒙 ”。 1.小雨貌。 元 張昱 《船過臨平湖》詩:“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四章:“余方獨(dú)行前村,天忽陰晦,小雨溟濛,沾余衣袂?!?/p>
(2).昏暗;模糊不清。 南朝 梁 沉約 《八詠詩·被褐守山東》:“上瞻既隱軫,下睇亦溟濛?!薄吨軙[傳》:“縈回兮瑣散,暠皓兮溟濛。” 唐 鄭谷 《送許棠先輩之官涇縣》詩:“ 蕪湖 春蕩漾,梅雨晝溟濛。” 明 王韋 《閣試春陰詩》:“曙光溟濛露華滿,輕云閣日天沉沉?!?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六章:“余在月色溟濛之下,凝神靜觀其臉,橫云斜月,殊勝端麗?!?阿英 《敵后日記摘抄·一九四二年六月十六日》:“天忽溟蒙,風(fēng)大起,微有涼意。”
(3).引申為蒙朧。 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碧窗望斷燕鴻,翠簾睡眼溟濛。”
(4).形容草木茂密。 南朝 梁 江淹 《靈丘竹賦》:“被箘簵之窈蔚,結(jié)篠蕩之溟濛?!?唐 費(fèi)冠卿 《掛樹藤》詩:“蔓衍數(shù)條遠(yuǎn),溟濛千朵垂?!?清 田雯 《翠微寺》詩:“詰曲歷石齒,沿溪樹溟濛。”
(5).指 溟海 。 明 沉鯨 《雙珠記·風(fēng)鑒通神》:“春融桃浪激諸賢,鯤化 溟濛 會獨(dú)出?!眳⒁姟?溟海 ”。
亦作“ 溟蒙 ”。謂天地初形成時的混沌狀態(tài)。 清 陶澂 《游香巖寺》詩:“何人開溟蒙,特具廣長舌?” 章炳麟 《五無論》:“世界初成,溟濛一氣,液質(zhì)固形皆如煙聚,佛謂之金藏云, 康德 謂之星云,今人謂之瓦斯氣,儒者則以太素目之。”《詩刊》1978年第1期:“ 盤古 開天處,想當(dāng)初,天崩地裂,水云凝佇。萬里溟蒙飛巨鉞,隕石紛如急雨?!?/p>
林塘
樹林池塘。 南朝 梁 劉孝綽 《侍宴餞庾于陵應(yīng)詔》詩:“是日青春獻(xiàn),林塘多秀色?!?唐 駱賓王 《螢火賦》:“林塘改夏,云物迎秋?!?明 梁辰魚 《浣紗記·行成》:“滿目西風(fēng)木葉黃,秋來殺氣遍林塘?!?/p>
淡蕩
(1).水迂回緩流貌。引申為和舒。 唐 陳子昂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詩:“春風(fēng)正淡蕩,白露已清泠?!?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一折:“繡幃中淡蕩春風(fēng),紅浪輕翻翠被重?!?清 毛祥麟 《墨馀錄·平原聞詩記》:“對景一吟,意惟清麗,如朝煙夕霞,別具一種淡蕩可人之致,斯亦已耳?!?/p>
(2).猶含糊。 冰心 《往事二》八:“一切離別恨都不是淡蕩的,猶疑的;是分明的,真切的,急如束濕的。”
(3).猶散淡;悠閑自在。 清 錢謙益 《感嘆舊游如在宿昔作此詩以寄之》:“羨君真作淡蕩人,閒即牽舟湖上住?!?/p>
春風(fēng)
春風(fēng) (chūnfēng) 春天的風(fēng) spring breeze 春風(fēng)十里揚(yáng)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拍痢顿泟e》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with smile艾性夫名句,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