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與牛出牧,晝與牛在野
出自宋代梅堯臣《見牧牛人隔江吹笛》:
朝與牛出牧,晝與牛在野。
日暮穿林歸,長笛初在骻。
面尾騎且吹,音響未成雅。
隨風(fēng)散遠(yuǎn)近,舉調(diào)任高下。
我方江上來,平溜若鏡瀉。
悠悠經(jīng)醉耳,亦足發(fā)瀟瀟。
茍能和人心,豈必奏韶夏。
鄭聲實(shí)美好,蠹情如剔剮。
況其荒敗跡,又亦甚裂瓦。
南箕成簸揚(yáng),寺孟詠侈哆。
我今留此詩,誰謂馬喻馬。
注釋參考
出牧
出任州府長官?!端螘ば⑽涞奂o(jì)》:“朕弱年操製,出牧 司 雍 ,承政宣風(fēng),薦歷年紀(jì)。” 唐 杜甫 《滕王亭子》詩之一:“人到於今歌出牧,來游此地不知還?!?宋 陸游 《羅江驛翠亭讀宋景文公詩》詩:“ 宋公 出牧曾題壁,錦段雖殘?jiān)嚰舨??!?/p>
在野
在野 (zàiyě) 原指不在朝做官,后也指不當(dāng)政 be out of office 在野派梅堯臣名句,見牧牛人隔江吹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