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善頌如張老,猶望攜壺更一臨。
出自宋朝蘇軾《次韻惠循二守相會》
共惜相從一寸陰,酒杯雖淺意殊深。
且同月下三人影,莫作天涯萬里心。
東嶺近開松菊徑,南堂初絕斧斤音。
知君善頌如張老,猶望攜壺更一臨。
注釋參考
張老
春秋 晉 大夫 張孟 之別稱。 獻文子 筑室成, 張老 因其華侈,歌以諷之。《禮記·檀弓下》:“ 晉 獻文子 成室, 晉 大夫發(fā)焉, 張老 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族於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至於 張老 成室,致善於歌哭之禱?!?唐 杜甫 《奉贈蕭二十使君》詩:“ 張老 存家事, 嵇康 有故人?!?仇兆鰲 注引 韋昭 曰:“ 張老 , 晉 大夫 張孟 ?!?/p>
攜壺
傳說 東漢 費長房 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在賣藥,賣好藥后就跳進壺里。第二天, 費 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豐盛。 費 于是向他學道。事見《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費長房》。后以“攜壺”指行醫(yī)。 清 侯方域 《贈武林陳文學》詩:“遠志分明為採藥,攜壺不盡是逃名?!?/p>
蘇軾名句,次韻惠循二守相會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