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題海陵徐神翁墓》:
忽被黃符迫下山,許攜苕帚面天顏。
早知錦纜盛宮女,因舍紅巾問阿環(huán)。
空有蚋蠅侵玉骨,斷無龍虎守金丹。
秋墳翁仲相酬答,日落僧歸家閉關(guān)。
注釋參考
黃符
(1).詔敕。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蒙恩主崇禧再用前韻》詞:“主判 茅君洞 。有檐間、查查喜鵲,曉來傳送。幾度黃符披戴了,此度君恩越重?!?明 徐禎卿 《雜謠》:“東市街,西市街,黃符下,使者來。”
(2).符箓多黃色,故稱。 唐 杜寶 《水飾》:“黃龍負(fù)黃符璽圖出 河 ,授 舜 ?!?/p>
下山
下山 (xiàshān) 從山上走向山下 go down the hill 太陽西下 (of the sun) set 太陽還沒下山,我們就干完了 下山 (xiàshān) 地下采礦時挖掘的沒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傾斜巷道,主要用來由下向上運送礦石 (of coal mining)slant roadway苕帚
清潔用具,取苕稈為之,故名。《周禮·夏官·戎右》“贊牛耳,桃茢” 漢 鄭玄 注:“茢,苕帚,所以埽不祥?!?宋 楊萬里 《五月三日早起步東園示幼輿子》詩之二:“筠箕苕帚兩無蹤,竊果畦丁職不供?!薄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三六回:“老媽子又拏了一把苕帚,把他吐的東西,掃了出去?!?/p>
天顏
天子的容顏。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羣臣拜舞天顏舒,我王何憂能不移。”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號》:“晝漏稀聞高閣報,天顏有喜近臣知。” 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浪游記快》:“恭辦南斗圩行宮,得第二次瞻仰天顏?!?/p>
劉克莊名句,題海陵徐神翁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