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帆沖雨何時至,東望牙檣眼屢花
出自宋代周必大《七兄以庚戌重陽前解江東常平印泝江而歸先寄》:
春駕輕車上九華,秋乘大舸泝風(fēng)沙。
欲拋彭澤追元亮,何待龍山宴孟嘉。
行止非關(guān)人力勝,清平自有部民夸。
征帆沖雨何時至,東望牙檣眼屢花。
注釋參考
征帆
指遠(yuǎn)行的船。 南朝 梁 何遜 《贈諸舊游》詩:“無由下征帆,獨(dú)與暮潮歸?!?宋 張先 《離亭宴》詞:“更上玉樓西,歸雁與征帆共遠(yuǎn)。” 清 黃燮清 《吳江嫗》詩:“征帆自北來,晚泊 吳江 湄?!?/p>
沖雨
冒雨。 唐 韓偓 《即目》詩:“須信閑人有忙事,早來衝雨覓漁師。” 諸宗元 《雨中夜發(fā)上?!吩姡骸耙灰贡架囋搅牵倚行n雨曉還晴。”
何時
(1).什么時候。表示疑問?!冻o·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么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shí)》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shí);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p>
牙檣
(1).象牙裝飾的桅桿。一說桅桿頂端尖銳如牙,故名。后為桅桿的美稱。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蒼鷹赤雀,鐵軸牙檣?!?倪璠 注:“《埤蒼》曰:‘檣,帆柱也?!豆旁姟吩唬骸笱雷鞣珯{。’”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六:“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檣起白鷗。” 仇兆鰲 注引《埤蒼》:“檣尾,鋭如牙也?!?明 梁辰魚 《浣紗記·打圍》:“錦帆開,牙檣動,百花洲,清波涌,蘭舟渡?!?/p>
(2).借指舟船。 宋 曾鞏 《送雙漸之漢陽》詩:“何年南狩牙檣出?六月西來雪浪浮?!?明 陸采 《懷香記·班師議婚》:“錦纜牽風(fēng),牙檣破浪。”
周必大名句,七兄以庚戌重陽前解江東常平印泝江而歸先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