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為各有能,何必於茲重
出自宋代梅堯臣《送制置發(fā)運唐{1-1}子方學士》:
本以諫諍稱,今以財賦用。
所為各有能,何必於茲重。
東南周萬里,海陸竭煮種。
斂之為公上,豈是與民共。
民方苦久弊,將缺太平頌。
有利得設施,無不可抑縱。
大都守繩墨,曷異虱處縫。
從來許國心,曾未茍祿俸。
愿無輸羨余,終亦歸侍從。
注釋參考
所為
所作,作為?!兑住だM辭上》:“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序:“諸舍中無所為,學作履組賣也。”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二折:“ 宋江 倈!這是甚所為!甚道理?” 葉圣陶 《窮愁》:“案上金錢,亦無暇入於囊,徒瞪目警吏所為?!?/p>
(1).所以。表示行為動作發(fā)生的原因?!豆騻鳌る[公三年》:“先君之所為不與臣國而納國乎君者,以君可以為社稷宗廟主也?!?王引之 《經傳釋詞》卷二:“﹝所為﹞言‘所以’也?!?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天地之生萬物也以養(yǎng)人,故其可食者以養(yǎng)身體,其可威者以為容服,禮之所為興也?!?晉 陸機 《豪士賦》序:“且夫政由 寧氏 ,忠臣所為慷慨?!眳⒁姟?所以 ”。
(2).所謂。為,通“ 謂 ”。《墨子·公輸》:“ 荊 有 云夢 ,犀兕麋鹿?jié)M之, 江 漢 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 宋 所為無雉兔狐貍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戰(zhàn)國策·宋衛(wèi)策》作“所謂”。 清 余懷 《<板橋雜記>小引》:“不謂數(shù)十年來,所為長板橋者,徒與荒野蔓草為鄰而已?!眳⒁姟?所謂 ”。
何必
何必 (hébì)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there is no need;why 何必去那么早梅堯臣名句,送制置發(fā)運唐子方學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