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
寄書長(zhǎng)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注釋參考
寄書
傳遞書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賦》:“親友離絶,妻孥流轉(zhuǎn); 玉關(guān) 寄書, 章臺(tái) 留釧?!?唐 韓愈 《贈(zèng)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shí)秣?” 宋 陸游 《箜篌謠寄季長(zhǎng)少卿》之二:“寄書何時(shí)到, 江 漢 春茫茫?!薄端疂G傳》第三一回:“他知道我殺了 閻婆惜 ,每每寄書來與我,千萬教我去寨里住幾時(sh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忽有客自 東粵 來,寄 陶生 函信。發(fā)之,則囑姊歸焉??计浼臅?,即妻死之日?!?/p>
不達(dá)
(1).不明白;不通達(dá)。《尹文子·大道下》:“貧則怨人,賊則怨時(shí)……是不達(dá)之過,雖君子之郵,亦君子之恕也?!薄稘h書·元帝紀(jì)》:“且俗儒不達(dá)時(shí)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shí),不知所守,何足委任?!?/p>
(2).不通暢?!冻o·九章·惜誦》:“情沉抑而不達(dá)兮,又蔽而莫之白?!?姜亮夫 校注:“謂情沉抑而不通利也?!?/p>
(3).不得志;不顯貴?!妒酚洝芬懔袀鳌罚骸?商容 不達(dá),身祇辱焉?!?晉 左思 《詠史》詩之七:“ 主父 宦不達(dá),骨肉還相薄?!?/p>
況乃
亦作“況乃”。亦作“況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游赤石進(jìn)帆?!吩姡骸爸苡[倦瀛壖,況乃陵窮髮?!?唐 杜甫 《江邊星月》詩之一:“餘光隱更漏,況乃露華凝。” 唐 元稹 《和樂天秋題曲江》:“況乃江楓夕,和君《秋興》詩?!?/p>
(2).何況;況且;而且。《后漢書·王符傳》:“以罪犯人,必加誅罰,況乃犯天,得無咎乎?”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登臨海嶠初發(fā)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茲情已分慮,況廼協(xié)悲端?!?宋 王安石 《酬沖卿月晦夜有感》詩:“夜云不見天,況乃星與月?!?/p>
休兵
休兵 (xiūbīng) 停戰(zhàn) cease fire 休息調(diào)整過的軍隊(duì) rested and reorganized troops杜甫名句,月夜憶舍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