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此妙聲,不聞蓬萊宮
出自宋代蘇軾《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
四州環(huán)一島,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
此生當(dāng)安歸,四顧真途窮。
眇觀大瀛海,坐詠談天翁。
茫茫太倉中,一米誰雌雄。
幽懷忽破散,永嘯來天風(fēng)。
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
安知非群仙,鈞天宴未終。
喜我歸有期,舉酒屬青童。
急雨豈無意,催詩走群龍。
夢云忽變色,笑電亦改容。
應(yīng)怪東坡老,顏衰語徒工。
久矣此妙聲,不聞蓬萊宮。
注釋參考
妙聲
神奇美妙的聲音。 漢 劉楨 《贈五官中郎將》詩:“清歌製妙聲,萬舞在中堂?!?晉 向秀 《思舊賦》:“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絶而復(fù)尋?!?/p>
蓬萊宮
(1). 唐 宮名。在 陜西省 長安縣 東。原名 大明宮 , 高宗 時改為 蓬萊宮 。 唐 杜甫 《莫相疑行》:“憶獻三賦 蓬萊宮 ,自怪一日聲烜赫。”
(2).指仙人所居之宮。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昭陽殿 里恩愛絶, 蓬萊宮 中日月長?!?明 李夢陽 《上元訪杜煉師》詩:“馬前兩兩侍玉女,別館多在 蓬萊宮 。”
蘇軾名句,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