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鶴仙妹已九霄,尚馀勝地景偏饒
出自宋代廖斯任《游金精次謝東野韻》:
跨鶴仙妹已九霄,尚馀勝地景偏饒。
石盤洞口疑無路,水繞山根忽有橋。
樓殿云棲迷曉日,筠松風度響寒潮。
番君可笑成癡絕,妄擬陽臺佩輦邀。
注釋參考
鶴仙
仙鶴。鶴長壽,故多用于祝壽。 宋 舒邦佐 《水調歌頭·壽衡守季國正》詞:“快洗瑤觥一醉,喚箇鶴仙起舞,騎取上花甎?!?明 吳承恩 《述壽賦》:“經(jīng)授虎觀,丹飛鶴仙?!?/p>
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梁上九霄?!?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p>
(2).道家謂仙人居處?!段倪x·沉約<游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張銑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王琦 注:“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瑯霄、紫霄、火霄為九霄?!?宋 陸游 《長生觀觀月》詩:“獨倚欄桿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p>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地景
《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 成玄英 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於形,形待造物,請問造物復何待乎?斯則待待無窮,卒乎無待也?!庇安嫉厣?,后世道家遂以“地景”形容無待外物、與道俱化的修養(yǎng)境界。 唐 盧照鄰 《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上座監(jiān)齋某等,并流廻左映,策地景於丹田;浩氣中升,養(yǎng)天倪於紫室?!?/p>
指點綴地面的小景物,如花草等。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其彩畫廓墻:一為進貢、奏樂、仙人、山水、樹木、橋梁、彩云、地景;一為十王、司主、諸星、童子、插屏、帳幔、墻垣,地景?!?/p>
廖斯任名句,游金精次謝東野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