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shí)狂殺老更狂,長恐此意墮渺茫
出自宋代楊萬里《和昌英叔雪中春酌》:
南溪春寒強(qiáng)似冬,南溪春水走玉虹。
雷公戲手行春雪,詩人嘲詞便飛屑。
只嫌春雪趁春雷,春容止要渠栽培。
凍作玉花銷作雨,多般點(diǎn)綴春庭戶。
酒杯如海醉即休,醉中看雪忘卻愁。
如何呼酒不痛飲,可令詩肩受凄凜。
少時(shí)狂殺老更狂,長恐此意墮渺茫。
醉卿有地分一席,且與先生十分梨花注太白。
注釋參考
少時(shí)
少時(shí) (shǎoshí) 過了不大一會(huì)兒;不多時(shí) after a little while 少時(shí)風(fēng)雨大作 少時(shí) (shàoshí) 年幼時(shí);少年時(shí)期 in the cradle 陳涉少時(shí),嘗與人傭耕?!妒酚洝り惿媸兰摇?h3>老更宋 范仲淹 有《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參見“ 三老五更 ”。
渺茫
渺茫 (miǎománg) 時(shí)地遠(yuǎn)隔,模糊不清 be distant and indistinct;remote;vague 一別音容兩渺茫。——白居易《長恨歌》 煙波遼闊的樣子 vague,vast 扶桑已在渺茫中。——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楊萬里名句,和昌英叔雪中春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