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栻《送陳擇之》:
君能千里來,乃作觸熱去。
涼秋幸非遙,歸計無已遽。
向來文字間,講論有平素。
及茲共王事,益得君佳處。
幾微獨深窺,圭角本不露。
豈期寂寞濱,獲此友朋助。
吾邦雖云僻,山水足奇趣。
更期休沐晨,相與窮杖屨。
匆匆何少悰,咄咄出別語。
君懷負丞恩,行矣當及戍。
我亦念歸歟,霜天收栗芋。
后會未可期,往事屢回顧。
贈言復何有,獨以此道故。
寥寥千載前,達者同一路。
所趨固絕塵,所履無虛步。
臨深覺居高,仰止有余慕。
要須學滄溟,匯此百川注。
他年儻相憶,訪我城南圃。
無使歲月深,永思編簡蠹。
注釋參考
匆匆
匆匆 (cōngcōng) 急急忙忙的樣子 hurriedly;hastily 老栓匆匆走出,給他泡上茶?!?魯迅《藥》咄咄
咄咄 (duōduō) 感慨聲;表示感慨;表示責備或驚詫 tut-tut;threatening;menacing;aggressive 咄咄怪事別語
(1).惜別之語。 唐 韓愈 《送靈師》詩:“別語不許出,行裾動遭牽?!?宋 洪咨夔 《清平樂》詞:“煙浦花橋如夢里,猶記倚樓別語?!?/p>
(2).其他的話語。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
張栻名句,送陳擇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