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仇遠(yuǎn)《荊溪橋》:
荊溪滔滔向東注,長橋束之川后怒。
英風(fēng)颯爽白晝昏,此是孝侯斬蛟處。
客船逆上帆下檣,何如懸水泝呂梁。
百稿攢石雙櫓健,進(jìn)退咫尺千丈強(qiáng)。
我來偶值凍雨作,且近孝侯祠下泊。
平生忠孝侯所知,世途更似風(fēng)波惡。
注釋參考
滔滔
滔滔 (tāotāo) 形容大水奔流貌 torrential;surging 白浪滔滔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連續(xù)不斷 keeping up a constant flow of conversation;chatter like a magpie 他滔滔地辯論著,臉上興奮得通紅?!┒堋兜谝浑A段的故事》 這使他們驕傲了,一路滔滔開向平型關(guān),…?!?周立波《悼田守堯同志》 年滔滔而自遠(yuǎn)兮,壽冉冉而愈衰?!冻o·東方朔·七諫》 盛大;普遍 grand;magnificent;universal;common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書》 況且老荊那樣的人,滔滔者皆是,換一個(gè)來,何嘗會(huì)比他好?—— 茅盾《路》 和暖 warm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冻o·九章》長橋
橋名。在 江蘇省 宜興市 ,建于 東漢 時(shí),相傳為 晉 周處 斬蛟處,又名 蛟橋 。橋跨 荊溪 ,又名 荊溪橋 ?!稌x書·周處傳》:“ 南山 白額猛獸, 長橋 下蛟,并子為三矣。”《初學(xué)記》卷七引 晉 祖臺(tái)之 《志怪》:“ 義興郡 溪渚 長橋 下,有蒼蛟吞噉人, 周處 執(zhí)劍橋側(cè),伺久之,遇出。于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shù)瘡,流血滿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唐 李賀 《聽穎師彈琴歌》:“誰看挾劍赴 長橋 ,誰看浸髮題春竹。” 唐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詩:“ 周處 長橋 役, 侯調(diào) 短弄哀?!?/p>
川后
傳說中的河神?!段倪x·曹植<洛神賦>》:“於是 屏翳 收風(fēng), 川后 靜波?!?呂向 注:“ 川后 ,河伯也?!?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游赤石進(jìn)帆?!吩姡骸?川后 時(shí)安流, 天吳 靜不發(fā)。” 唐 李商隱 《擬意》詩:“去夢隨 川后 ,來風(fēng)貯 石郵 ?!?/p>
仇遠(yuǎn)名句,荊溪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