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芾《有感十首》:
宮院深深今是非,可無三戶報秦期。
直應(yīng)更作包胥泣,未抵含冤屈宋詞。
注釋參考
包胥
即 申包胥 , 春秋 時 楚國 大夫。 楚昭王 十年(公元前506年), 吳國 用 伍子胥 計攻破 楚國 ,他到 秦國 求救,在 秦 庭痛哭七日夜,終于使 秦國 發(fā)兵救 楚 ?!度龂尽の褐尽り昂閭鳌罚骸叭糇又?,則 包胥 宜致命於 伍員 ,不當(dāng)哭於 秦 庭矣?!?金 元好問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后即事》詩之二:“精衛(wèi)有冤填潮海, 包胥 無淚哭 秦 庭?!?清 蔣士銓 《桂枝霜·完忠》:“始而學(xué) 包胥 哭庭,既而仿 尉佗 稱帝?!?龐樹柏 《朱舜水祠落成徵題敬賦》詩:“擊檝常存 士雅 心,乞師獨(dú)灑 包胥 淚?!?/p>
冤屈
冤屈 (yuānqū) 冤獄;冤案 injustice 冤枉,無罪被誣為有罪 wrong;treat unjustly宋詞
宋 代人填寫的詞。詞起于 唐 代,至 宋 為全盛時期,小令中調(diào)之外,更增長調(diào)。 宋 代填詞名家最多,作品亦極豐富,故文學(xué)史上常與 唐 詩并稱。
吳芾名句,有感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