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相博約,未可間知聞
出自宋代趙蕃《蕃艤舟湘西之明夕鄭仲理吳德夫周伯壽黎季成》:
情親獨數(shù)君。
贈詩難卒和,別酒易成醺。
渺渺江山恨,飄飄鴻雁群。
不忘相博約,未可間知聞。
注釋參考
博約
(1).指文章內(nèi)容廣博,言簡意明?!段倪x·陸機<文賦>》:“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李善 注:“博約,謂事博文約也?!?明 沉鯨 《雙珠記·師徒傳習》:“連年請 馮先生 在家教習舉業(yè),喜得功深博約,理極精微,從此奮發(fā),取青紫如拾芥。”
(2).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宋 梅堯臣 《依韻和酬韓仲文昆季聯(lián)句見謝》:“次第極言笑,左右排圖書,終日欣博約,貶異正則扶?!?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皆有所證據(jù)?!?陳去病 《自兗州過曲阜謁圣廟孔林》詩之三:“循循知善誘,博約能折中。”參見“ 博文約禮 ”。
未可
未可 (wèikě) 不可 cannot知聞
(1).知悉;知道。 三國 魏 鍾會 《檄蜀文》:“各具宣布,咸使知聞。” 唐 姚合 《送宋慎言》詩:“童稚便知聞,如今只有君?!?/p>
(2).通知,告知。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王遽謂曰:‘親家翁職守北土,信問不絶。卿但具書狀知聞,未用便來?!?/p>
(3).消息。 唐 張鷟 《游仙窟》:“思神仙兮不可得,覓 十娘 兮斷知聞。”
(4).交結;交往。 唐 杜牧 《宣州留贈》詩:“為報眼波須穩(wěn)當, 五陵 游蕩莫知聞。”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四:“﹝ tang{1|1}子西 ﹞后以黨禍謫 羅浮 ,作詩云:‘説與門前白鷺羣,也須從此斷知聞,諸公有意除鉤黨,甲乙推求恐到君?!薄都魺粜略挕矍鋫鳌罚骸版?羅氏 也。感君想念,雖在幽冥,實所惻愴,是以今夕與君知聞耳?!?/p>
(5).朋友。 唐 白居易 《黃石巖下作》詩:“教他遠親故,何處覓知聞?!?宋 陸游 《舟中作》詩:“湖海飄然避世紛,汀鷗沙鷺舊知聞?!?/p>
趙蕃名句,蕃艤舟湘西之明夕鄭仲理吳德夫周伯壽黎季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