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云賁《偈四首》:
五百生中受屈,祗緣不識個(gè)落字。
百千眾中較量,祗緣不識個(gè)昧字。
都來兩字淆訛,陷卻多少平直。
注釋參考
百生
人民;民眾,生,通“ 姓 ”。 馬王堆 漢 墓帛書乙本《老子·德經(jīng)》:“百生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為也,﹝是﹞以不治?!卑?,甲本作“百姓”;今本作“民”。參見“ 百姓 ”。
受屈
受委屈?!逗鬂h書·黨錮傳序》:“彊者以決勝為雄,弱者以詐劣受屈。” 唐 韓愈 《寄盧仝》詩:“先生受屈未曾語,忽此來告良有以?!?魯迅 《而已集·略談香港》:“他自述曾因受屈,向 英 官申辯, 英 官無話可說了,但他還是輸?!?/p>
不識
(1).不知道,不認(rèn)識?!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順帝之則?!?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shí)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p>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吨芏Y·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鄭玄 注:“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dāng)報(bào)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釋云賁名句,偈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