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強至《棲云閣》:
越山東南號勝絕,古寺巖洞窮高深。
山云出為洞口雨,或時散作巖下陰。
不有神物此蟠據(jù),安得氣類長相尋。
寺僧愛云恐云遠(yuǎn),置閣云上躡以臨。
豈惟憂懷獨舒悅,更許游客開塵襟。
客來只知寓暫賞,不道歸去還塵侵。
寧如僧住得安穩(wěn),終日自共云無心。
注釋參考
豈惟
見“ 豈唯 ”。
憂懷
(1).憂慮懷念;憂思。 漢 王充 《論衡·對作》:“ 建初 孟年, 中州 頗歉, 潁川 、 汝南 ,民流四散;圣主憂懷,詔書數(shù)至?!?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世祖 日夜憂懷,備盡寬譬?!?/p>
(2).憂傷的心懷。 清 曾國藩 《復(fù)劉霞仙中丞書》:“ 筠仙 修通志之議,事甚浩博,未易卒業(yè);近又喪其愛子,憂懷何以自遣。” 鄭振鐸 《離別》二:“行期前一天的晚上,我去向她告別,勉強裝出高興的樣子,要逗引開她的憂懷別緒。”
游客
游客 (yóukè) 游子;旅游者 visitor to park,etc.;tourist 觀光者 sightseer塵襟
世俗的胸襟。 唐 黃滔 《寄友人山居》詩:“茫茫名利內(nèi),何以拂塵襟。” 元 王德信 《集賢賓·退隱》套曲:“zi{1~1}焚香下簾清坐久,閑把那絲桐一奏,滌塵襟消盡了古今愁?!?謝無量 《春日寄懷馬一浮》詩:“愿持千里意,聊為豁塵襟?!?/p>
強至名句,棲云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