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人之正路,中實存羞惡
出自宋代陳淳《閒居雜詠三十二首義》:
義人之正路,中實存羞惡。
要常由而行,不可離跬步。
注釋參考
義人
(1).言行符合正義或道德標準的人?!赌印し敲稀罚骸傲x人在上,天下必治?!薄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癌z 武王 ﹞東伐 紂 , 伯夷 、 叔齊 叩馬而諫……左右欲兵之。 太公 曰:‘此義人也?!?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篤始終於寒暑,雖危亡而不猜者,義人也?!?/p>
(2). 秦 漢 時加給西南一種少數(shù)民族的稱謂?!逗鬂h書·南蠻西南夷傳·板楯蠻夷》:“ 板楯 七姓,射殺bai{1*1}虎立功,先世復(fù)為義人。”按 秦昭王 時有bai{1*1}虎為害,后為 板楯 人射殺,遂一戶免其一頃田之稅,雖有十妻,不輸口算之錢。參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巴志》。
正路
正路 (zhènglù) 正確的道路;正當途徑 the right way 品行、作風(fēng)正派 decency中實
(1).猶真實。《墨子·尚賢中》:“此非中實愛我也,假藉而用我也?!薄赌印ぬ熘局小罚骸敖裉煜轮樱袑崒⒂竦览?,本察仁義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p>
(2).里面堅實。 明 毛晉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廣要》卷上:“按蒹葭二物相類而異種者也。蒹小而中實?!?/p>
羞惡
羞惡 (xiūwù) 因己身的不善而羞恥,見他人的不善而憎惡 be ashamed of evil deeds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朱注:“羞,恥己之不善也;惡,憎人之不善也?!?羞惡之心陳淳名句,閒居雜詠三十二首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