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空迷禹跡,海靜望秦馀
出自唐代孫逖《和崔司馬登稱心山寺》:
郡府乘休日,王城訪道初。
覺花迎步履,香草藉行車。
倚閣觀無際,尋山坐太虛。
巖空迷禹跡,海靜望秦馀。
翡翠巢珠網(wǎng),鹍雞間綺疏。
地靈資凈土,水若護(hù)真如。
寶樹誰攀折,禪云自卷舒。
晴分五湖勢,煙合九夷居。
生滅紛無象,窺臨已得魚。
嘗聞寶刀贈,今日奉瓊琚。
注釋參考
禹跡
見“ 禹跡 ”。
亦作“ 禹跡 ”。1.相傳 夏禹 治水,足跡遍于九州,后因稱 中國 的疆城為 禹 跡。語出《書·立政》:“其克詰爾戎兵,以陟 禹 之跡。” 孔 傳:“以升 禹 治水之舊跡。”《左傳·襄公四年》:“芒芒 禹 跡,畫為九州?!?唐 韓愈 《鱷魚文》:“況 禹 跡所揜, 揚(yáng)州 之近地,刺史縣令之所治,出貢賦以供天地宗廟百神之祀之壤者哉!”
(2).指 夏禹 治水的業(yè)績。 北周 庾信 《周宗廟歌》之六:“功參 禹 跡,德贊 堯 門?!?唐 章孝標(biāo) 《上浙東元相》詩:“何言 禹 跡無人繼,萬頃湖田又?jǐn)匦??!?/p>
孫逖名句,和崔司馬登稱心山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