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戴表元《夜坐》:
愁鬢丁年白,寒燈丙夜青。
不眠驚戍鼓,久客厭郵鈴。
洶洶城噴海,疏疏屋滿星。
十年窮父子,相守慰飄零。
注釋參考
愁鬢
發(fā)白的鬢發(fā)。因愁而白,故稱。 宋 陸游 《南鄉(xiāng)子》詞:“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惹御香?!?/p>
丁年
[age attained one's majority] 成丁的年齡
詳細解釋男子成丁之年。歷代之制不一。 漢 以男子二十歲為丁, 明 清 以十六歲為丁。亦泛指壯年。《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足下﹞丁年奉使,皓首而歸?!?李善 注:“丁年,謂丁壯之年也?!?金 元好問 《燈下梅影》詩:“丁年夜坐眼如魚,老矣而今不讀書?!?清 繆慧遠 《友人過訪》詩:“坐上清歌聞子夜,人生行樂及丁年?!?梁啟超 《盧梭學案》:“又凡人生長於一政府之下,及既達丁年,猶居是邦,而遵奉其法律,即默認其國之民約而守之也?!?/p>
寒燈
寒夜里的孤燈。多以形容孤寂、凄涼的環(huán)境。 南朝 齊 謝朓 《冬緒羈懷示蕭諮議虞田曹劉江二常侍》詩:“寒燈耿宵夢,清鏡悲曉髮?!?宋 柳永 《浪淘沙》詞:“夢覺、透窗風一綫,寒燈吹息?!?清 昭槤 《嘯亭雜錄·洪文襄款客》:“士人返舍,依然寒燈如豆,破壁頽垣猶如故也?!?/p>
丙夜
丙夜 (bǐngyè) 三更或半夜的時候 midnight戴表元名句,夜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