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駒》歌罷將奈何,倚杖江南望江北
出自元代成廷珪《長江送別圖送周平叔之通州丞》:
福山蒼蒼倚天碧,狼山巉巉生鐵色。
兩山當(dāng)江作海門,力盡神鞭驅(qū)不得。
滄波萬里從西來,楚尾吳頭天一壁。
陰風(fēng)轉(zhuǎn)地鯨怒翻,黑霧連空龍起立。
來舟去楫不敢動,袖手旁觀唯嘆息。
扶桑浴日飛上天,百怪潛消杳無跡。
水光鏡凈山亦佳,目送云帆高百尺。
青霄要路君既官,白首窮途我猶客。
煙中隱隱見孤城,令我思鄉(xiāng)心轉(zhuǎn)劇。
《驪駒》歌罷將奈何,倚杖江南望江北。
注釋參考
驪駒
(1).純黑色的馬。亦泛指馬。《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三·陌上?!罚骸昂斡米R夫壻,白馬從驪駒?!?唐 杜甫 《奉寄別馬巴州》詩:“知君未愛春湖色,興在驪駒白玉珂?!?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嬌娜》:“偶獵郊野,逢一美少年,跨驪駒,頻頻瞻顧?!?/p>
(2).逸《詩》篇名。古代告別時所賦的歌詞?!稘h書·儒林傳·王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顏師古 注:“ 服虔 曰:‘逸《詩》篇名也,見《大戴禮》??陀ジ柚?。’ 文穎 曰:‘其辭云“驪駒在門,僕夫俱存;驪駒在路,僕夫整駕”也。’”后因以為典,指告別。 唐 韓翃 《贈兗州孟都督》詩:“愿學(xué) 平原 十日飲,此時不忍歌《驪駒》?!?明 無名氏 《鳴鳳記·南北分別》:“愁藴結(jié),心似裂,孤飛兩處風(fēng)與雪,腸斷《驪駒》聲慘切?!?清 朱彝尊 《送陳上舍還杭州》詩之一:“門外《驪駒》莫便催,紅闌亭子上行杯?!?/p>
奈何
奈何 (nàihé) 怎么辦 how 無可奈何 如何 how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于酒肆。——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懲治;對付 do sth.to a person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倚杖
(1).依賴。 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倚杖虛曠,依阿無心者,皆名重海內(nèi)。”《晉書·趙胤傳》:“ 南頓王 宗 反, 胤 殺 宗 ,於是 王導(dǎo) 、 庾亮 并倚杖之。” 清 薛福成 《書益陽胡文忠公與遼陽官文恭公交歡事》:“今用事者,胸?zé)o成見,依人而行,況以使相而握兵符,又隸旗籍,為朝廷所倚杖,每有大事,可借其言以得所請?!?/p>
(2).拄著手杖。 南朝 宋 鮑照 《代東武吟》:“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鷄豚?!?唐 王維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詩:“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唐 杜甫 《春歸》詩:“倚杖看孤石,傾壺就淺沙?!?/p>
江南
江南 (jiāngnán)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qū),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铣骸?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fēng)景?!啤?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啤?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巍?王安石《泊船瓜洲》 泛指長江以南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江北
江北 (jiāngběi) 長江下游江蘇、安徽兩省靠近長江北岸的地區(qū) nor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引次江北?!顿Y治通鑒》 泛指長江以北 nor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成廷珪名句,長江送別圖送周平叔之通州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