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雛雖復慰心喜,負米翻成觸目悲
出自宋代司馬光《和景仁瓊林席上偶成》:
念昔瓊林賜宴歸,彩衣綠綬正相宜。
將雛雖復慰心喜,負米翻成觸目悲。
殿角花猶紅勝火,樽前發(fā)自白如絲。
桂林衰朽何須恨,幸有新枝續(xù)舊枝。
注釋參考
將雛
(1).攜帶幼禽。 晉 成公綏 《嘯賦》:“似鴻雁之將雛,羣鳴號乎沙漠?!?/p>
(2).指攜帶幼小的子女。 唐 杜甫 《清明》詩:“十年蹴踘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 仇兆鰲 注:“將雛,謂挈子而行?!?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為了忘卻的記念》:“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p>
雖復
猶縱令。 三國 魏 嵇康 《家誡》:“雖復守辱不已,猶當絶之?!?北周 庾信 《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自爾承基纂基,保受姓氏,雖復千年一圣,終是百世同宗?!?/p>
負米
謂外出求取俸祿錢財?shù)纫孕B(yǎng)父母?!犊鬃蛹艺Z·致思》:“ 子路 見於 孔子 曰:‘負重涉遠,不擇地而休;家貧親老,不擇祿而仕。昔 由 也,事二親之時,常食藜藿之實,為親負米百里之外。’” 宋 司馬光 《送伯淳監(jiān)汝州酒》詩:“惟知負米樂,不覺抱關(guān)卑?!?清 錢泳 《履園叢話·碑帖·家刻》:“ 乾隆 五十三四年間,始出門負米,初為 畢秋帆 尚書刻《經(jīng)訓堂帖》十二卷,又自臨 漢 碑數(shù)種?!?/p>
觸目
觸目 (chùmù) 容易被看到 attracting attention 大平原最為觸目的特點是沒有樹 目光接觸到 觸目驚心司馬光名句,和景仁瓊林席上偶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