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跡今三宿,伊誰共寂寥
出自宋代董嗣杲《天池寺憶雪屋韶上人》:
惠詩傳驛舊,立雪想師遙。
一別此山去,清風不可招。
經(jīng)窗云半掩,石塔水偏朝。
托跡今三宿,伊誰共寂寥。
注釋參考
托跡
見“ 托跡 ”。
亦作“ 托跡 ”。猶寄身。多指寄身方外,或遁處深山或賤位,以逃避世事。 明 高啟 《送呂山人入道序》:“而其隱也,皆托跡山林為 老氏 之徒。” 明 夏完淳 《獄中上母書》:“慈君托跡于空門,生母寄生于別姓?!?清 新小武 《易水餞荊卿》:“因此隱忍遷就,托跡屠沽?!?/p>
三宿
(1).進爵三次?!稌ゎ櫭罚骸巴跞?,三祭,三咤。” 孔 傳:“禮成於三,故酌者實三爵於王,王三進爵,三祭酒。三奠爵?!?孔穎達 疏:“三宿,謂三進爵,從立處三進至神所也?!薄蛾悤こ廖陌鳌罚骸叭奕?,上宗曰饗,斯蓋祭儐受福,寧謂賀酒邪!”
(2).猶言三日;三夜。謂時間較久?!睹献印す珜O丑下》:“三宿而后出 晝 ,是何濡滯也?” 趙岐 注:“留於 晝 三日,怪其淹久?!?唐 白居易 《答微之詠懷見寄》詩:“分袂二年勞夢寐,并牀三宿話平生。”佛教有出家人不三宿桑下,以免妄生依戀之說,見《四十二章經(jīng)》?!逗鬂h書·襄楷傳》:“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李賢 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經(jīng)三宿便即移去,示無愛戀之心也。”參見“ 三宿戀 ”。
伊誰
誰,何人?!对姟ば⊙拧ず稳怂埂罚骸耙琳l云從?維暴之云?!?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三折:“你道是 楊和尚 破天陣吃了些虧,卻不道救 銅臺 是靠著伊誰?!?清 黃景仁 《中秋夜雨》詩:“伊誰 天柱 追嬉遨,有客 鐘陵 去飄忽?!?/p>
寂寥
寂寥 (jìliáo) 空廓 open;be deserted and lonely 寂寥無人?!啤?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寂靜;無人倍伴的,獨自一人的 still董嗣杲名句,天池寺憶雪屋韶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