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夢才《送胡季昭謫象州》:
紹興寶慶百年余,古往今來說二胡。
論事直須彈懇切,立朝端不忍阿諛。
兩賢幸屬吾州有,萬事何曾公議無。
象郡新寧不同詔,九重天子正儀圖。
注釋參考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所習(xí)不同,所務(wù)各異,言勢殊也。” 前蜀 韋莊 《關(guān)河道中作》詩:“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mao{1~1}澤{1*1}東 《在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他們的歷史習(xí)慣,跟我們不同?!?/p>
(2).不同意。《宋書·張邵傳》:“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還都?!薄赌淆R書·鄱陽王鏘傳》:“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 粲 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
(3).不和?!逗鬂h書·孔融傳》:“﹝ 融 ﹞與中丞 趙舍 不同,託病歸家?!?/p>
九重天
(1).古人認(rèn)為天有九層,因泛言天為“九重天”?!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天有九重?!?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六引 宋善威 詩:“月落三株樹,日映九重天?!薄斗馍裱萘x》第二回:“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敗兵隨地?fù)??!?李瑛 《我們的飛機(jī)》詩:“等信號,一步跨上九重天,回頭看,全國人民望著你!”
(2).指帝王或朝廷。 唐 韓愈 《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 潮陽 路八千。” 宋 晏殊 《浣溪沙》詞:“可惜異香珠箔外,不辭清唱玉尊前。使星歸覲九重天?!?元 吳昌齡 《張?zhí)鞄煛返谝徽郏骸胺€(wěn)請受著九重天雨露恩和寵。” 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請兵》:“羽書飛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邊。”
正儀
(1).準(zhǔn)則,典范?!盾髯印ば奚怼罚骸胺驇?,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2).端莊的儀態(tài)。 漢 劉向 《說苑·修文》:“使耳聽雅音,目視正儀,足行正容,心諭正道。”
劉夢才名句,送胡季昭謫象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