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略巖岫杳,黝糾石床怪
出自宋代范成大《自石林回過(guò)小玲瓏,巖竇益奇,昔為富人吳氏》:
一丘乃中虛,洞穴四無(wú)礙。
卻略巖岫杳,黝糾石床怪。
蒼牛飲前池,丘罅灩微瀨。
雕鎪具百巧,圖畫窘千態(tài)。
哀湍寫壞磴,凍雨濕空翠。
疏梅照草棘,瘦竹拔蹊隧。
當(dāng)時(shí)閭閻子,目力在塵外。
孤童藐難料,奇事疑有待。
誰(shuí)歟千金捐,來(lái)?yè)Q把茅蓋。
不仙亦足豪,眾垤皆壘塊。
我評(píng)北山游,勝絕此無(wú)對(duì)。
玲瓏詎可小,孰能為之大?
注釋參考
卻略
亦作“卻略”。1.山背隆起貌。 唐 杜甫 《橋陵詩(shī)三十韻因呈縣內(nèi)諸官》:“坡陁因厚地,卻略羅峻屏?!?仇兆鰲 注:“卻略,狀山背后擁?!?宋 范成大 《自石林回過(guò)小玲瓏》詩(shī):“卻略巖岫杳,黝糾石牀怪。”
(2).退身。表謙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shuō)新語(yǔ)·方正》:“ 周王 既入,始至階頭,帝逆遣傳詔遏使就東廂。 周侯 未悟,即卻略下階?!?唐 顧況 《酬本部韋左司》:“卻略欲一言,零涕和酒飲。”
巖岫
(1).山洞。《素問(wèn)·六元正紀(jì)大論》:“松吟高山,虎嘯巖岫?!?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陁國(guó)下》:“石室西南隅有巖岫, 印度 謂之 阿素洛宮 也?!?/p>
(2).峰巒。 唐 戴叔倫 《聽霜鐘》詩(shī):“髣髴煙嵐隔,依稀巖岫重?!贬?,一本作“ 嶠 ”。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 新安郡 黃山 有三十六峯,與 池陽(yáng) 接境,在郡西,巖岫秀麗可愛,仙翁釋子多隱其中,圖經(jīng)不著其名?!?/p>
黝糾
連繞貌?!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蟜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fù)?!?呂向 注:“林木相連繞貌?!?宋 范成大 《自石林回過(guò)小玲瓏巖竇益奇昔為富人吳氏所有今一子尚幼山檢校于官》詩(shī):“卻略巖岫杳,黝糾石牀怪。”
石床
(1).供人坐臥的石制用具?!段骶╇s記》卷六:“ 魏襄王 冢,皆以文石為槨……中有石牀,石屏風(fēng),婉然周正?!?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夷水》:“村人 駱都 少時(shí)到此室邊採(cǎi)蜜,見一仙人坐石牀上,見 都 凝矚不轉(zhuǎn)?!薄赌鲜贰に渭o(jì)上·武帝》:“帝素有熱病……坐臥常須冷物,后有人獻(xiàn)石牀,寢之,極以為佳,乃嘆曰:‘木牀且費(fèi),而況石耶!’即令毀之?!?唐 許渾 《寄題南山王隱居》詩(shī):“更憶前年醉,松花滿石牀?!?明 王守仁 《龍岡漫興》詩(shī)之五:“白云晚憶歸巖洞,蒼蘚春應(yīng)通石床。”
(2).鐘乳水下滴而成的筍狀凝積物。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石一·殷孽》﹝附錄﹞引 蘇恭 曰:“石床……生鐘乳堂中,采無(wú)時(shí),鐘乳水滴下凝積,生如筍狀,久漸與上乳相接為柱也。”
范成大名句,自石林回過(guò)小玲瓏,巖竇益奇,昔為富人吳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