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難知臣節(jié),攻疑定國章
出自唐代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大廈資多士,掄材得豫章。
清門推問望,早歲騁康莊。
作用方開物,聲名久擅場。
丹延分塞郡,宿昔領(lǐng)戎行。
始馭屏星乘,旋陰蔽茀棠。
朝端瞻鶚立,關(guān)右仰鷹揚。
威令兼寧朔,英聲重護羌。
三軍成父子,雜虜避封疆。
身執(zhí)金吾貴,時遭寶運昌。
雍容持漢槊,肅穆衛(wèi)周堂。
排難知臣節(jié),攻疑定國章。
一言明大義,千載揖休光。
踐職勛庸列,修躬志行彰。
優(yōu)游應慕陸,止足定師張。
中扆懷殊政,南州佇小康。
仁為桂江雨,威是柏臺霜。
謇諤言無隱,公忠禍不防。
譴深辭紫禁,恩在副朱方。
切玉鋒休淬,垂天翅罷翔。
論文征賈馬,述隱許求羊。
肘后看金碧,腰間笑水蒼。
詩題白羽扇,酒挈綠油囊。
曠達機何有,深沈器莫量。
時應登古寺,佳趣在春岡。
止水平香砌,鮮云滿石床。
山情何寂樂,塵世自飛揚。
已遇爐峰社,還思緝蕙房。
外心親地主,內(nèi)學事空王。
花會宜春淺,禪游喜夜涼。
高明依月境,蕭散躡庭芳。
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
余生于此足,不欲返韶陽。
注釋參考
排難
(1).排除危難。 漢 王充 《論衡·答佞》:“ 儀 秦 ,排難之人也,處擾攘之世,行揣摩之術(shù)?!?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英雄》:“雄,以其力服眾,以其勇排難?!?唐 柳宗元 《為崔中正賀平李懷光表》:“陛下但嘉其排難,不省其由,列為上公,命作元帥?!?宋 蘇軾 《新渡寺席上次韻送叔弼》:“多言雖數(shù)窮,微中或排難。”
(2).指調(diào)解糾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 王 力為排難,請另命佳題?!眳⒁姟?排難解紛 ”。
臣節(jié)
人臣的節(jié)操?!犊鬃蛹艺Z·致思》:“長事 齊 君,君驕奢失士,臣節(jié)不遂,是二失也。”《漢書·路溫舒?zhèn)鳌罚骸霸t書令公卿選可使 匈奴 者, 溫 舒 上書,愿給廝養(yǎng),暴骨方外,以盡臣節(jié)。”《三國志·魏志·田疇傳》:“今欲奉使展效臣節(jié),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南朝 宋 鮑照 《出自薊北門行》:“時危見臣節(jié),亂世識忠良?!?明 焦竑 《玉堂叢語·行誼》:“往 西涯公 處 劉瑾 、 張永 之際,不可言臣節(jié)矣,士惠其私,猶曲貸而與之,幾無是非之心?!?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岳王祠聯(lián)》:“天章褒臣節(jié),想當年竭力致身,忠孝兼全,萬古精誠光日月?!?/p>
定國
安定國家?!蹲髠鳌は骞辍罚骸盀闀远▏?,眾怒而焚之,是眾為政也,國不亦難乎?”《南齊書·王僧虔傳》:“五常之始,文武為先,文則經(jīng)天緯地,武則撥亂定國?!?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嘉謀定國垂青史,盛事傳家有素風?!?清 秦篤輝 《平書·文藝上》:“ 瑄 又謂本誠敬無欺之心,至上下交孚而后能格心定國。 瑄 坐視 于忠肅 之奇寃而不救,格心救國何在?”
皎然名句,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