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元稹《離思五首》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huán)釵謾篸綠絲叢。
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麹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尋常百種花齊發(fā),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注釋參考
紅羅
紅羅 (hóngluó) 紅色的輕軟絲織品 red and soft silk knit goods 紅羅復(fù)斗帳,四角垂香囊。(復(fù),雙層。斗帳,帳子像倒置的斗的樣子,所以叫做“斗帳”。)——《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時新
時新 (shíxīn) 某個時期最新的 up-to-date 時新的式樣 指應(yīng)時的食品 fresh 獻(xiàn)上時新,略表寸心吉了
鳥名。即秦吉了。似鸚鵡,嘴腳皆紅,腦后有肉冠,善效人言。 唐 白居易 《雙鸚鵡》詩:“始覺琵琶絃莽鹵,方知吉了舌參差?!薄杜f唐書·音樂志二》:“今案 嶺 南有鳥,似鸜鵒而稍大,乍視之,不相分辨,籠養(yǎng)久,則能言,無不通,南人謂之吉了,亦云料?!?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方物》:“ 唐 萬年 縣尉 段公路 撰《北戶錄》,紀(jì) 廉州 民獲赤白吉了者。赤者尋卒,白者久而能言,笑語效人,禽之珍者也?!?清 曹寅 《客饋洋茶半開戲題》詩:“吉了詛春渾不省,唐花紛笑總成堆?!眳⒁姟?秦吉了 ”。
花紗
(1).織有花紋的經(jīng)緯密度較稀而質(zhì)薄的一種織物。古代多以絲為之。 唐 元稹 《離思》詩之三:“紅羅著壓逐時新,杏子花紗嫩麴塵。”《宋史·食貨志上三》:“ 天圣 中,詔減 兩蜀 歲輸錦綺、鹿胎、透背、欹正之半,罷作綾花紗。 明道 中,又減 兩蜀 歲輸錦綺、綾羅、透背、花紗三之二,命改織紬、絹以助軍?!薄督鹗贰ぽ浄局小罚骸?大定 十三年,太常寺擬士人及僧尼道女冠有師號、并良閒官八品以上,許服花紗綾羅絲紬?!?/p>
(2).棉花和棉紗合稱“花紗”。 茅盾 《子夜》二:“‘標(biāo)金’、‘大條銀’、‘花紗’、‘幾兩幾錢’的聲浪,震得人耳聾?!?/p>
元稹名句,離思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