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幃兄并殯,丹旐子同歸
出自宋代金履祥《挽北山子何子三首》:
昔年夫子在,已慮曉星稀。
氣運嗟辰歲,天文動少微。
素幃兄并殯,丹旐子同歸。
總是堪傷處,瑤琴聲更稀。
注釋參考
丹旐
猶丹旌。 南朝 梁 何遜 《王尚書瞻祖日》詩:“昱昱丹旐振,亭亭素蓋上?!?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水浮陸走,丹旐翩然。”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卜居求安》:“哀歌行欲絶,丹旐兩班班。”《清史稿·禮志十一》:“ 太宗 皇后 博爾濟(jì)吉特氏 崩,梓宮奉安宮中,正殿設(shè)幾筵,建丹旐門外右旁。”
同歸
同歸 (tóngguī) 有同樣的結(jié)局或目的 go to same goal金履祥名句,挽北山子何子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