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紀(jì)載紛是非,顛末不備多懷私
出自宋代樓鑰《寄題臨江徐秘閣儒榮堂》:
滄水海豹來京畿,系裙堯舜深惡之。
元佑政和能幾時,女真航海來乞師。
以燕伐燕夷攻夷,吾國何與潛與期。
島夷日張耶律卑,城門失火殃魚池。
督亢雖入空無貲,免夫賦及東南垂。
廟謨顛倒幾逆施,中原丘墟責(zé)誰尸。
高皇匹馬興渙濉,南巡國步尤阽危。
神旌北指虜屢隳,天雖悔禍庭未犁。
兩邦交聘玉節(jié)馳,廿年不見紅旌旗。
狂胡窮兇不自知,意欲投箠凌江湄。
安知送死蕪城西,倒戈勢如蟻潰堤。
三年拜賜無能為,再尋和議平創(chuàng)痍。
中間紀(jì)載紛是非,顛末不備多懷私。
痛定泣血作者誰,僉言亂華疑傳疑。
徐君憂世老不衰,會粹眾作無棼絲。
東觀直筆多所資,蓬萊漢閣生光輝。
儒榮名堂本訓(xùn)辭,大書流詠見豐碑。
我昔假吏陪琬圭,故宮禾黍傷離離,洪河大山望而悲。
壯士無數(shù)胡馬肥,謂國有人何至斯。
此心耿耿淚自揮,年運(yùn)而往不可追。
因君來覓儒榮詩,感觸義概矢以詞。
無由縱覽讀書帷,愿得版行用激臣子無窮思。
注釋參考
中間
中間 (zhōngjiān) 中心 centre;middle 中間突破 在事物兩端之間或兩個事物之間 between 中間馳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傳》 坐在他們兩個中間 在里面 among 生活在人民群眾中間。紀(jì)載
紀(jì)載 (jìzǎi) 即“記載” record;put down in writing;entry 或有紀(jì)載?!獙O文《 序》 未有紀(jì)載。——[英]赫胥黎著、 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是非
是非 (shìfēi)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right and wrong 是非問題 口舌;糾紛 discord 搬弄是非 評論;褒貶 appraise 不屑隨人是非顛末
本末;前后經(jīng)過情形。 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六:“ 世南 既登覽山川之奇秀,且得考覈其事之顛末,故詳紀(jì)之,以告來者?!?清 惲敬 《答蔣松如書》:“數(shù)月來為吏事所苦,不得暇, 鹿耔 頗與知顛末,是以不及作報?!?夏承燾 《<又玄集>后記》:“爰付影印,以廣流傳,并識得書顛末如此。”
不備
不備 (bùbèi) 不完備,不詳實 inexhaustive 沒有準(zhǔn)備 unprepared;off guard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懷私
心存私念。《晉書·王戎傳》:“ 戎 之為行,豈懷私茍得,正當(dāng)不欲為異耳!” 宋 曾鞏 《謝中書舍人表》:“臣素堅好古之誠,粗識愛君之義,既抗顏而就列,敢恕己以懷私?”
樓鑰名句,寄題臨江徐秘閣儒榮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城市繩索英雄格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