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壽星明/沁園春》:
玉露迎寒,金風(fēng)薦冷,正蘭桂香。
覺秋光過半,日臨三九,蔥蔥佳氣,藹藹琴堂。
見說當(dāng)年,申生谷旦,夢葉長庚天降祥。
文章伯,英聲早著,騰踏飛黃。
雙鳧暫駐東陽。
已種得春陰千種棠。
有無邊風(fēng)月,幾多事業(yè),安排青瑣,入與平章。
百里民歌,一樽春酒,爭勸殷勤稱壽觴。
愿此去,龜齡難老,長侍君王。
注釋參考
無邊風(fēng)月
(1).形容風(fēng)景極為美好。 元 方向 《送周府尹》詩之一:“幾許煙云藜杖外,無邊風(fēng)月錦囊間?!?/p>
(2).亭館名。 南宋 時(shí) 集芳御園 中有景點(diǎn)名“無邊風(fēng)月”,后此園御賜 賈似道 , 賈 更筑 無邊風(fēng)月館 ,以覽勝概。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湖山勝概》:“﹝ 集芳御園 ﹞又有 初陽精舍 …… 無邊風(fēng)月 ?!?元 白珽 《西湖賦》:“ 春雨為觀 , 香月為鄰 , 水竹院落 , 無邊風(fēng)月 , 見天地心 以總之?!痹ⅲ骸敖?賈氏 亭館名?!?/p>成語解釋無邊:無限;歲月:風(fēng)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學(xué)家周敦頤死后影響深廣。后形容無限的美好風(fēng)景。無邊風(fēng)月出處宋·朱熹《六先生畫像贊·濂溪先生》:“風(fēng)月無邊,庭草交翠?!笔褂美湓ぐ淄Α段骱x》:“春雨為觀,香月為鄰,水竹院落,無邊風(fēng)月,見天下地心以志之?!?h3>多事多事 (duōshì) 事故或事變多的 eventful 多事之秋 干涉別人的事 interfering 你不必多他的事 做多余的或不應(yīng)該做的事 meddlesome 他總愛多事
安排
安排 (ānpái) 安置處理 arrange;fix up 把事情安排好 領(lǐng)導(dǎo)的安排,我堅(jiān)決服從 安排 (ānpái) 事先規(guī)定的程序 arrangement;layout;format青瑣
亦作“ 青鎖 ”。亦作“ 青璅 ”。1.裝飾皇宮門窗的青色連環(huán)花紋?!稘h書·元后傳》:“ 曲陽侯 根 驕奢僭上,赤墀青瑣?!?顏師古 注:“ 孟康 曰:‘以青畫戶邊鏤中,天子之制也。’…… 孟 説是。青瑣者,刻為連環(huán)文,而青涂之也。”后華貴的宅第、寺院等門窗亦用此種裝飾?!逗鬂h書·梁冀傳》:“ 冀 乃大起第宅……窗牖皆有綺疎青瑣?!?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永寧寺》:“僧房樓觀一千餘間,雕梁粉壁,青璅綺疏?!?五代 張昭 《觀德舞》詩:“氤氳龍麝交青瑣,彷佛錫鑾下蕊珠?!?/p>
(2).借指宮廷?!稌x書·夏侯湛傳》:“出草苗,起林藪,御青瑣,入金墉者,無日不有。” 唐 陳子昂 《為陳舍人讓官表》:“臣聞紫機(jī)務(wù)重,青鎖任隆?!?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一折:“則為我五行差,沒亂的難迭辦,幾能勾青瑣點(diǎn)朝班?!?清 姚鼐 《鄭前邨以辰州守被議授員外郎》詩:“青瑣幾人憐故侶,白頭相遇數(shù)銜桮?!?/p>
(3).泛指豪華富麗的房屋建筑。 南朝 梁 沉約 《八詠詩·登臺望秋月》:“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瑣而玲瓏?!?唐 楊炯 《后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黃扉藹藹,青瑣沉沉,有若 張公 之萬戶千門?!?元 李致遠(yuǎn) 《新水令·離別》曲:“青瑣畔,綉幃前,少箇嬋娟,酬不了少年愿。”
(4).刻鏤成格的窗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 韓壽 美姿容, 賈充 辟以為掾。 充 每聚會, 賈 女於青璅中看,見 壽 ,説之?!庇髦富h笆。 唐 元稹 《紅芍藥》詩:“芍藥綻紅綃,巴籬織青瑣?!?南唐 張泌 《芍藥》詩:“休將薜荔為青瑣,好與玫瑰作近鄰。”
平章
(1).評處;商酌。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糾舉非法,更選忠清,平章賞罰。”《隋書·何稠傳》:“上因攬?zhí)宇i謂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后事,動(dòng)靜當(dāng)共平章?!?唐 吳兢 《貞觀政要·求諫》:“詔令自是宰相入內(nèi)平章國計(jì),必使諫官隨入,預(yù)聞?wù)??!?宋 劉克莊 《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詞:“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城》:“我為君平章已確,即教小娘子從君返魂,好否?”
(2).品評。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貴價(jià)車?!?宋 辛棄疾 《江神子·和人韻》詞:“卻與平章珠玉價(jià),看醉里,錦囊傾?!?明 葉憲祖 《鸞鎞記·春賞》:“憑欄爭賞,細(xì)與平章?!?清 黃遵憲 《度遼將軍歌》:“將軍歸來猶善飯,平章古玉圖鼎鐘?!?/p>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為宰相,因官高權(quán)重,不常設(shè)置,選任其他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簡稱“同平章事”,同參國事。 唐睿宗 時(shí)又有平章軍國重事之稱。 宋 因之,專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擔(dān)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 元 代之行中書省置平章政事,則為地方高級長官。簡稱平章。 明 初仍沿襲,不久廢。
辨別彰明。《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北周 庾信 《為晉陽公進(jìn)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見勑旨,刊正音律,平章歷象。”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上》:“斯足以揚(yáng)搉誠偽,平章黑白矣。”
佚名名句,壽星明/沁園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