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馬廷鸞《十月八日有感》:
日來天馬憤揮戈,直為當(dāng)年斧畫河。
萬炬蓮燈照鯨海,一杯麥飯渡滹沱。
思陵錄上哀榮極,德壽宮前耆舊多。
忍把原碑參葉記,江頭石刻懶摩挲。
注釋參考
日來
(1).天天來到?!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吧浦蝿t災(zāi)害日去,福祿日來?!薄缎咽篮阊浴ゅX秀才錯占鳳凰儔》:“有多少豪門富室,日來求親的。”
(2).近來。 宋 朱熹 《答呂子約書》之二:“喻及日來進(jìn)學(xué)之功,尤慰孤陋,且深有助於警省。” 元 陳鎰 《和程渠翁見惠詩韻》:“若問日來新況味,飯牛聊復(fù)臥南山?!?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日來耳目紛擾,無所可述?!?/p>
天馬
(1).駿馬的美稱。《史記·大宛列傳》:“初天子發(fā)書《易》,云‘神馬當(dāng)從西北來’。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大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名 大宛 馬曰‘天馬’云。”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天馬出西北,由來從東道?!?唐 王維 《送劉司直赴安西》詩:“苜蓿隨天馬,蒲桃逐漢臣。” 清 黃遵憲 《香港感懷》詩之九:“指北 黃龍 飲,從西天馬來?!?/p>
(2).傳說中獸名?!渡胶=?jīng)·北山經(jīng)》:“又東北二百里,曰 馬成之山 ,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p>
(3).神馬。《漢書·禮樂志》:“太一況,天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權(quán)奇,籋浮云,晻上馳。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在,龍為友。”《云笈七籤》卷八四:“忽見太一以天馬來迎於寢臥之前?!?明 劉基 《走馬引》:“精誠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馬從天來,揮霍雷電揚(yáng)風(fēng)埃?!?/p>
(4).星名。屬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稌x書·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車御官也。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馬?!?/p>
(5).螳螂的別名。《呂氏春秋·仲夏》“仲夏之月……螳蜋生” 漢 高誘 注:“螳蜋,一曰天馬?!薄稜栄乓怼め屜x二》:“螗蜋(螳螂)…… 許叔重 又云:世謂之天馬。蓋驤首奮臂,頸長而身輕,其行如飛,有馬之象?!?/p>
揮戈
[shake spear;brandish one's weapon] 揮動武器,形容勇猛進(jìn)軍
揮戈躍馬
詳細(xì)解釋(1).揮動武器。 晉 慧遠(yuǎn) 《明報(bào)應(yīng)論》:“此則 文殊 案劍,跡逆而道順,雖復(fù)終日揮戈,措刃無地矣。”引申為指揮軍隊(duì)。 晉 陸機(jī) 《答賈長淵》詩:“雄臣馳騖,義夫赴節(jié)。釋位揮戈,言謀王室?!?陳毅 《吟fan{1|1}攻形勢》:“ 陳 謝 揮戈下 宛 洛 , 聶 楊 立馬薄 燕臺 ?!?/p>
(2).見“ 揮戈回日 ”。
為當(dāng)
猶抑或;還是。 南朝 梁武帝 《答陶弘景書》:“但遷徙之日,為當(dāng)使人,為當(dāng)使鬼?”《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汝當(dāng)游學(xué),元期三周,何為去今九載?為當(dāng)命化零落?為當(dāng)身化黃泉……為當(dāng)逐樂不歸?”《資治通鑒·漢靈帝中平六年》:“ 董侯 似可,今欲立之,為能勝 史侯 否?人有小智大癡,亦知復(fù)何如?為當(dāng)且爾。”
斧畫
宋 初 王全斌 平定 后蜀 ,欲乘勢取 云南 ,以圖獻(xiàn), 宋太祖 鑒于 唐 代中衰與用兵 南詔 有關(guān),以玉斧畫 大渡河 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焙笠蛞浴案嫛敝附y(tǒng)轄之外的疆域?!睹魇贰ぴ颇贤了緜饕弧ご罄怼罚骸?大理 乃 唐 交綏之外國, 鄯闡 實(shí) 宋 斧畫之餘邦,難列營屯,徒勞兵甲?!?/p>
馬廷鸞名句,十月八日有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