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驚橫嶺斷,已覺疏林鳴
出自宋代朱熹《六月十五日詣水公庵雨作》:
云起欲為雨,中川分晦明。
才驚橫嶺斷,已覺疏林鳴。
空際旱塵滅,虛堂涼思生。
頹檐滴瀝余,忽作流泉傾。
況此高人居,地偏園景清。
芳馨雜悄蒨,俯仰同鮮榮。
我來偶茲適,中懷淡無營。
歸路綠泱漭,因之想巖耕。
注釋參考
橫嶺
指五嶺。 唐 韓愈 《劉生》詩:“ 越 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橫 嶺 入炎洲。” 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孫汝聽 曰:“橫 嶺 ,謂 五嶺 也?!?/p>
疏林
亦作“疎林”。1.修剪林木的枝條。 南朝 宋 謝靈運 《曇隆法師誄》:“開石通澗,剔柯疏林?!?/p>
(2).稀疏的林木。 唐 王昌齡 《途中作》詩:“墜葉吹未曉,疏林月微微。” 明 劉基 《小重山》詞:“城上高樓接海赮,疎林藏不盡欲棲鴉?!?潘漠華 《草野》一:“晨光透過疏林,金黃的,燦爛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p>
朱熹名句,六月十五日詣水公庵雨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