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爾民為魚,大哉禹之績
出自唐代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
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千年不壅潰,萬姓無墊溺。
不爾民為魚,大哉禹之績。
導(dǎo)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
胡為不訖功,余水斯委積?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
混合萬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歲秋夏時,浩大吞七澤。
水族窟穴多,農(nóng)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嘆,禹豈不愛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觀遺跡。
疑此苗人頑,恃險不終役。
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
水流天地內(nèi),如身有血脈。
滯則為疽疣,治之在針石。
安得禹復(fù)生,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
疏流似剪紙,決壅同裂帛。
滲作膏腴田,踏平魚鱉宅。
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
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注釋參考
不爾
不如此;不然?!豆茏印ずM酢罚骸安粻柖墒抡撸煜聼o有?!?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 胥 曰:‘報汝 平王 ,欲國不滅,釋吾父兄;若不爾者, 楚 為墟矣。’” 宋 范成大 《勞畬耕》詩:“雨來亟下種,不爾生不蕃?!?清 陸嵩 《贈龔藍生》詩:“所求一一務(wù)如約,不爾便欲來 天津 。”
為魚
《左傳·昭公元年》:“微 禹 ,吾其魚乎?!毖匀魺o 大禹 治水,人們將淹沒為魚。后因用“為魚”喻遭受災(zāi)殃。 唐 杜甫 《草堂》詩:“一國實三公,萬人欲為魚?!薄缎绿茣ぱθ寿F傳》:“帝思其功,乃召見曰:‘疇歲 萬年宮 ,微卿,我且為魚?!?/p>
白居易名句,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