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洗洛陽血,西蕩長安灰
出自宋代賀鑄《和張謀父游石佛山觀魏太武書》:
中夏昔屯否,代邦天所開。
鴻圖屬太武,不世英雄才。
南洗洛陽血,西蕩長安灰。
氈車十萬乘,略地驅風雷。
一葦濟長淮,筑宮瓜步隈。
東鄰拜牢餼,走使為婚媒。
云旗即歸路,覽勝此悲徊。
俯揮鐵馬鞭,頑石同陶壞。
劃成四大字,屹栗陰虹摧。
淪精入崖壑,怒氣羞蟠回。
茫茫六百年,風雨生莓苔。
偉跡寖銷泯,威靈安在哉。
生存貴無上,零落等塵埃。
君為訪古游,賦詩追七哀。
人生誰不爾,莫負手中杯。
注釋參考
洛陽
洛陽 (Luòyáng) 河南省地級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區(qū)面積79平方公里,人口97萬。中國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稱,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位于市東,其南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隴海鐵路、焦枝鐵路交匯于此 Luoyang長安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詳細解釋(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東漢 獻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號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 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游?!?/p>
賀鑄名句,和張謀父游石佛山觀魏太武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神隱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