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了惠《又謝三郎贊》:
箬笠蓑衣,短篷孤艇。
四海一鉤,千江只影。
不知月在飛猿嶺。
注釋參考
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國(guó)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度龂?guó)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豪放、豁達(dá) unconstrained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一鉤
亦作“ 一鉤 ”。 1.一個(gè)鉤子。亦用于形容新月。 唐 韓偓 《雨村》詩(shī):“雁行斜拂雨村樓,簾下三重幕一鉤?!?宋 惠洪 《秋夕示超然》詩(shī):“一鉤窺隙月,數(shù)葉攪眠秋。” 元 貢師泰 《題丁元善煉師陽(yáng)明樓》詩(shī):“丹光散作霞千縷,劒?dú)獯党稍乱汇^。” 茅盾 《子夜》十二:“滿天的星,一鉤細(xì)到幾乎看不見的月亮?!?/p>
(2).漢字附在橫、豎等筆畫末端的一個(gè)筆畫。因成鉤形,故稱。
只影
謂孤獨(dú)無偶。 南朝 宋 鮑照 《野鵝賦》:“立菰蒲之寒渚,托隻影而為雙。” 宋 蘇軾 《送金山鄉(xiāng)僧歸蜀開堂》詩(shī):“振衣忽歸去,隻影千山里。”
釋了惠名句,又謝三郎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