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洎《黃鵠》:
呼樹止陵陽,逢辰下建章。
奇姿標(biāo)上瑞,正色麗中央。
昭祀祠壇畔,聲歌太液傍。
鳳教鴻作侶,天與菊為裳。
神雀非靈異,流鶯愧采章。
集汙寧我類,一舉戛云翔。
注釋參考
昭祀
明祀?!秶Z·楚語下》:“從其時享,虔其宗祝,道其順辭,以昭祀其先祖?!?/p>
祠壇
祭場?!妒酚洝窌罚骸俺S辛餍墙?jīng)於祠壇上?!薄稘h書·禮樂志》:“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壇?!?/p>
聲歌
指詩詞歌賦等抒情遣懷的作品。 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七章第二節(jié):“乃至述懷感事,偶著之聲歌,遂罹文網(wǎng)者,趾相屬?!?/p>
太液
(1).古池名。 漢 太液池 ,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筑 漸臺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萊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漢 班固 《西都賦》:“前唐中而后 太液 ?!眳㈤啞度o黃圖》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后,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鶯歌聞 太液 ,鳳吹遶 瀛洲 。”參閱 清 《嘉慶一統(tǒng)志·西安府二·大明宮》。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時名 西華潭 。 清 稱 太液池 。南北四里,東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橋北稱 北海 ,橋南稱 中海 ,其中 瀛臺 以南稱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
陳洎名句,黃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暴打木偶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