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許敬宗《七夕賦詠成篇》:
一年抱怨嗟長別,七夕含態(tài)始言歸。
飄飄羅襪光天步,灼灼新妝鑒月輝。
情催巧笑開星靨,不惜呈露解云衣。
所嘆卻隨更漏盡,掩泣還弄昨宵機。
注釋參考
抱怨
抱怨 (bàoyuàn) 心中懷有不滿,責怪別人 complain;grumble 抱怨食堂的伙食不好長別
(1).永別。 南朝 宋 鮑照 《贈故人馬子喬》詩之四:“一挹繒繳痛,長別遠無雙?!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十:“二十載恩情,今長別矣。” 陳毅 《哭彭雪楓同志》詩:“爾我竟長別,多年患難同?!?/p>
(2).久別。 唐 杜甫 《搗衣》詩:“已近苦寒月,況經長別心?!?/p>
七夕
七夕 (Qīxī) 農歷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話傳說天上的牛郎、織女每年在這個晚上相會 the seventh evening of the seventh moon(when according to legend the Cowherd and the Weaver Maid meet in Heaven)含態(tài)
帶著美好的姿態(tài)。 南朝 陳后主 《玉樹后庭花》詩:“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tài)笑相迎。” 宋 王庭珪 《二月二日出郊》詩:“天忽作晴山捲幔,云猶含態(tài)石披衣?!?/p>
言歸
(1).回歸。言,助詞?!对姟ぶ苣稀じ瘃罚骸把愿鎺熓?,言告言歸?!币徽f為我歸。 毛 傳:“言,我也?!?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譯經四·玄奘》:“ 奘 少離桑梓,白首言歸,訪問親故,零落殆盡?!?清 萬壽祺 《答武進劉十》詩:“亂瘼何畤已?言歸耕墓田?!?清 方文 《舟次三山》詩:“泊泊歲將暮,言歸尚未能?!?/p>
(2).《詩·周南·葛覃》有“言告言歸”之句,因以“言歸”指《詩·葛覃》篇。 宋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放隊》:“羽觴湛湛,方陳《既醉》之詩,鼉鼓淵淵,復奏‘言歸’之曲?!?/p>
許敬宗名句,七夕賦詠成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