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無可《寄題廬山二林寺》
廬岳東南秀,香花惠遠(yuǎn)蹤。名齊松嶺峻,氣比沃州濃。
積岫連何處,幽崖越幾重。雙流湓隱隱,九派棹憧憧。
山限東西寺,林交旦暮鐘。半天傾瀑溜,數(shù)郡見爐峰。
巖并金繩道,潭分玉像容。江微匡俗路,日杲晉朝松。
棕徑新苞拆,梅籬故葉壅。嵐光生疊砌,霞焰發(fā)高墉。
窗籟虛聞狖,庭煙黑過龍。定僧仙嶠起,逋客虎溪逢。
濩落垂楊戶,荒涼種杏封。塔留紅舍利,池吐白芙蓉。
畫壁披云見,禪衣對鶴縫。喧經(jīng)泉滴瀝,沒履草豐茸。
翠竇攲攀乳,苔橋側(cè)杖筇。探奇盈夢想,搜峭滌心胸。
冥奧終難盡,登臨惜未從。上方薇蕨滿,歸去養(yǎng)乖慵。
注釋參考
金繩
(1).黃金或其他金屬制的繩索。(1)用以編連策書?!逗鬂h書·方術(shù)傳序》:“然神經(jīng)怪牒,玉策金繩,關(guān)扃于明靈之府,封縢于瑤壇之上者,靡得而闚也。”《南齊書·高帝紀(jì)上》:“披金繩而握天鏡,開玉匣而總地維?!?唐 楊炯 《右將軍魏哲神道碑》:“登封告禪,玉牒金繩?!薄杜f唐書·禮儀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繩連編玉簡為之?!?2)用于一般拴束。 唐 韓愈 《石鼓歌》:“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2).佛經(jīng)謂 離垢國 用以分別界限的金制繩索。 唐 李白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詩:“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王琦 注引《法華經(jīng)》:“國名 離垢 ,琉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cè)。”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證果》:“看金繩寶筏相招,何須慮永劫沉身不可撈?!?清 吳偉業(yè) 《贈家園次湖州守五十韻》:“嵐光浮翠黛,塔勢界金繩。”
(3).借指地平線。 唐 劉長卿 《龍門八詠·退公龕》:“閒云隨錫杖,落日低金繩?!?康有為 《八月十四夜香港觀燈》詩:“空濛海月上金繩,又看秋宵 香港 燈?!?/p>
玉像
玉雕的像。亦以敬稱神像。《南史·夷貊傳上·南海諸國》:“ 晉 義熙 初,始遣使獻(xiàn)玉像,經(jīng)十載乃至。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潔潤,形制殊特,殆非人工?!?唐 王建 《題應(yīng)圣觀》詩:“空廊鳥啄花磚縫,小殿蟲緣玉像塵?!薄端问贰分臼濉罚骸敖疠浻裣裣卢幘?,綵仗擁霓旌?!?元 張憲 《舉幾行》:“ 含章殿 前玉像毀,畫輪車發(fā)宮門起?!?/p>
無可名句,寄題廬山二林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