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芾《和葉先生見寄》:
春到山城花木深,興來誰與共登臨。
空驚節(jié)物催人老,強對芳菲索酒斟。
已喜筠筒先見寄,更聞藜杖欲相尋。
勸君未用忙歸去,要向樽前話寸心。
注釋參考
筠筒
亦作“ 筠筩 ”。1.竹筒。相傳 楚 人祭 屈原 以竹筒貯米投江。 唐 沉亞之 《五月六日發(fā)石頭城步望前舡示舍弟兼寄侯郎》詩:“蒲葉 吳 刀緑,筠筒 楚 粽香?!?清 朱研 《天香》詞:“石火敲紅,筠筩暈碧,金絲細細初捻?!?/p>
(2).指取魚器。 宋 王安石 《傷杜醇》詩:“藜杖牧雞豚,筠筒釣魴鯉?!?/p>
先見
先見 (xiānjiàn) 預見;事前顯露發(fā)生或其性質 prescience 鄉(xiāng)下人對于下雪似乎更有先見藜杖
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質輕而堅實?!稌x書·山濤傳》:“ 魏帝 嘗賜 景帝 春服,帝以賜 濤 ,又以母老,并賜藜杖一枚?!?明 徐復祚 《投梭記·敘飲》:“藜杖西山且挾書,蹉跎光景徂?!?陳毅 《夏夜由王家坪歸楊家?guī)X》詩:“ 延水 波濤翻駭浪,一燈藜杖送人歸?!?/p>
相尋
(1).相繼;接連不斷。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詩之一:“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薄侗笔贰ぴ促R傳》:“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 歷陽 、 瓜步 相尋失守?!薄痘ㄔ潞邸返谒牧兀骸案厕H相尋,曾不知戒,內閣耳目猶人有先機議處,以肅戎行者乎?”
(2).尋訪;找尋。 唐 韋瓘 《周秦行紀》:“今夜風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嘉賓,不可不成一會?!?宋 朱熹 《麗澤堂》詩:“感君懷我意,千里夢相尋?!薄端疂G傳》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尋著 吳用 、 劉唐 船隻,合做一處?!?/p>
吳芾名句,和葉先生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