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葛紹體《韓仲和南窗》:
一榻臥云長至日,半爐宿火欲明時(shí)。
年年來此南窗下,不怕風(fēng)霜容易欺。
注釋參考
臥云
喻指隱居。 唐 白居易 《酬元郎中書懷見贈》詩:“終身擬作臥云伴,逐月須收燒藥錢?!?唐 方干 《寄李頻及第》詩:“弟子已攀桂,先生猶臥云。” 前蜀 韋莊 《和陸諫議將赴闕懷陽羨山居》:“道開燒藥鼎,僧寄臥云衣?!?/p>
長至
指夏至。夏至白晝最長,故稱。《禮記·月令》:“﹝ 仲夏之月 ﹞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 孫希旦 集解:“ 孔氏 曰:長至者,謂日長之至極。大史漏刻,夏至?xí)兟┝蹇?,夜漏三十五刻。愚謂以昏明為限,則夏至?xí)兞蹇?,夜三十五刻;以日之出入為限,則晝六十刻,夜四十刻也。”一說指冬至。自夏至后日漸短,自冬至后日又漸長,故稱。《太平御覽》卷二八引 后魏 崔浩 《女儀》:“近古婦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襪於舅姑,踐長至之義也?!?唐 戎昱 《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詩:“去年長至在 長安 ,策杖曾簪獬豸冠。” 清 錢謙益 《小至日京口舟中》詩:“偶逢客酒澆長至,且撥寒鑪泥 孟光 ?!眳⒁姟?長日 ”。
宿火
隔夜未熄的火;預(yù)先留下的火種?!栋儆鹘?jīng)·水火喻》:“昔有一人,事須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於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滅;欲取冷水,而水復(fù)熱?;鸺袄渌戮闶??!?唐 鄭綮 《老僧》詩:“日照四山雪,老僧門未開。凍瓶黏柱礎(chǔ),宿火陷爐灰。”《歧路燈》第五二回:“﹝ 譚紹聞 ﹞一直起來,剔了燈內(nèi)燈草,撥開爐中宿火,坐在一條凳上,尋思夢中情景?!?/p>
明時(shí)
(1).闡明天時(shí)的變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時(shí)。” 孔穎達(dá) 疏:“脩治厤數(shù)以明天時(shí)也。”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治歷明時(shí),盈縮之度無準(zhǔn)?!?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中:“治歷明時(shí)之本,固在于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時(shí)代。古時(shí)常用以稱頌本朝?!峨`續(xù)·漢沛相范皮闕》:“嗟痛明時(shí), 仲治 旡年。”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志欲自效於明時(shí),立功於圣世?!?嚴(yán)復(fù) 《戊戌八月感事》詩:“求治翻為罪,明時(shí)誤愛才?!?/p>
葛紹體名句,韓仲和南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