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書伏兩觀,音辭若琳玕
出自宋代韓維《送趙員外之官憲州》:
仲扶岷峨秀,弱歲儒其冠。
讀書覷前古,飽見萬事端。
行已去畦町,為文鄙彫剜。
應(yīng)舉二十載,不免瓢與簞。
西游秦函國,崆峒上巑岏。
卻視關(guān)塞廣,有如掌中丸。
攻守勢所利,浩然入窺觀。
是歲羌事作,賊兵犯鄜丹。
君懷濟時略,忠憤激肺肝。
上書伏兩觀,音辭若琳玕。
臣策倘見用,坐令敵氣殫。
天子壯其語,縣城使位以官。
黃綬系腰下,行行不遑安。
炎天風塵多,遠道車馬單。
餞觴不親酌,曷致朋友歡。
今茲塞垣將,所在麾旄攢。
孰能謀而毅,孰能正以寬。
孰用賞不信,孰為刑不殘。
諒非專達任,易以奇畫干。
庶幾成大功,展子凌霄翰。
顧我頑鈍者,詫契歲屢寒。
贈言非所工,當否聊一看。
注釋參考
上書
上書 (shàngshū) 向君主進呈書面意見;給地位高的人寫信陳述意見 submit a written statement to a higher authority 上書乞骸骨。——《后漢書·張衡傳》 吾上書太夫上,譜汝諸孫中?!濉?全祖望《梅花嶺記》 舊時指私塾先生給兒童講授新課 give a new lesson兩觀
(1).宮門前兩邊的望樓?!蹲髠鳌ざü辍罚骸跋奈逶氯沙剑糸T及兩觀災(zāi)。”《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凹爸?周 室,設(shè)兩觀,乘大路,朱干玉戚,八佾陳於庭,而頌聲興?!?晉 崔豹 《古今注·都邑》:“闕,觀也。古每門樹兩觀於前,所以標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唐 儲光羲 《貽劉高士別》詩:“壯哉麗百常,美矣崇兩觀?!?/p>
(2).特指 春秋 魯 闕, 孔子 誅 少正卯 之處。《孔子家語·始誅》:“於是朝政七日而誅亂政大夫 少正卯 ,戮之于兩觀之下?!薄杜f唐書·李義府傳》:“ 仲尼 為 魯 司寇七日,誅 少正卯 於兩觀之下; 義方 任御史旬有六日,不能去姦邪於雙闕之前,實以為愧。”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六:“兩觀餘坡陀,萬世示頑獷?!?/p>
(3).借指行刑zheng{1-1}法之所。 宋 李綱 《上淵圣皇帝實封言事奏狀》:“罪實比於四兇,誅宜行於兩觀?!?/p>
音辭
(1).言談;辭令。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后聊試問近事,答對甚有音辭,出 濟 ( 王濟 )意外?!?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以外率多田野閒人,音辭鄙陋,風操蚩拙?!?/p>
(2).文詞。 唐 劉知幾 《史通·序例》:“ 枚乘 首唱《七發(fā)》,加以《七章》、《七辯》,音辭雖異,旨趣皆同?!?/p>
(3).音調(diào)歌詞?!杜f唐書·曹確傳》:“ 可及 善音律,尤能轉(zhuǎn)喉為新聲,音辭曲折,聽者忘倦?!?/p>
韓維名句,送趙員外之官憲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海底歷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