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管城政,先聲走群偷
出自宋代賀鑄《送海陵周太守邠受代還朝》:
湯湯水東流,奈何載此西行舟。
紞如五鼓鳴城頭,使君去矣不可留。
前日使君來,天子惠此州。
傳道管城政,先聲走群偷。
不關(guān)外戶息吠大,悉把鉤鋤誰帶牛。
雨陽不違禱,舄鹵數(shù)倍收。
吏卻一錢賄,獄無五木囚。
黃堂坐嘯有余暇,八詠新詩追隱侯。
斯民幸使君,畢世為吾休。
俄及瓜時代,本朝官重內(nèi)。
舊通金門籍,行奉玉宸對。
問君何以治海陵,但陳圣主之德臣何能,狂生有意水衡丞。
注釋參考
傳道
傳道 (chuándào) 向聽眾講授解釋道義、道行 preach;deliver a sermon 古時指傳授圣賢之道,后也指傳教 propagate doctrines of the ancient saga管城
即管城子。 宋 楊萬里 《霜寒》詩之二:“只緣 青女 降,便與管城疎?!?明 陸樹聲 《清暑筆談》:“士大夫胸中無三斗墨,何以運管城?” 清 陳維崧 《酬許元錫》詩:“昨宵飽看 冒 家燈,一寸管城老龍渴,掀髯狂作 許生 歌,食紙春蠶響不歇。”參見“ 管城子 ”。
先聲
先聲 (xiānshēng) 指發(fā)生于某一重大事件以前的類似的有相同性質(zhì)的事件 herald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聲賀鑄名句,送海陵周太守邠受代還朝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