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冕《海棠》:
海棠栽植遍塵寰,未必成都欲詠難。
山木瓜開千顆顆,水林檎發(fā)一攢攢。
初疑紅豆爭頭綴,忽覺燕脂眾手丸。
西蜀僧家根撥小,南荊宮舍樹支寬。
高穿群木無因蔽,平倚危樓最好看。
十畝園林渾似火,數(shù)方池面悉如丹。
錦袍萬丈仍連袂,珠被齊光更合歡。
風嫋細腰妝正罷,露晞銅雀淚新乾。
晨曦遠借彤云暖,秋魄微侵甲帳寒。
會讌豈勞供幄幕,采香應見費龍?zhí)础?br>穠燒游女青絲發(fā),殷染妖姬白玉冠。
賓席半移隈茜綬,使車多熱簇雕鞍。
層層排朵縈飛蝶,密密交柯宿翠翰。
詩客早慚矜鏤管,畫工誰敢炫霜紈。
本期相伴千場醉,可忍輕邀百卉殘。
川路尚移隨迅瀨,蕃船猶折出長瀾。
飄零絳雪深盈尺,收拾晴霞散結團。
時去獨應賢者識,色空前有達人觀。
譜為仙子終須美,實作寒梅況不酸。
五六年來離別恨,春宵頻夢石臺盤。
注釋參考
細腰
亦作“ 細要 ”。1.纖細的腰身?!赌印ぜ鎼壑小罚骸拔粽?, 楚靈王 好士細要,故 靈王 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 南朝 陳 徐陵 《<玉臺新詠>序》:“ 楚王 宮內無不推其細腰。”
(2).代指美女。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詩之三:“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細腰?!?/p>
(3).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八:“﹝ 何 文 ﹞暮上北堂中梁上坐。至三更竟,忽有一人,長丈餘,高冠黃衣,升堂呼曰:‘細腰!’細腰應諾。及將曙, 文 乃下堂中,如法呼之,問曰:‘……汝復為誰?’曰:‘我杵也,今在灶下?!焙蠹匆约氀Q杵。 北周 庾信 《夜聽搗衣》詩:“北堂細腰杵,南市女郎砧?!?/p>
(4).土蜂別名?!肚f子·天運》:“烏鵲孺,魚傅沫,細要者化?!?成玄英 疏:“蜂取桑蟲,視為己子?!?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二:“細腰無雌,蜂類也。” 唐 韓愈 《孟東野失子》詩:“細腰不自乳,舉族長孤鰥?!?/p>
(5).棺木合縫的木榫。 漢 王符 《潛夫論·浮侈》:“釘細要,削除鏟靡,不見際會?!?南朝 梁 江淹 《銅劍贊》序:“又往古之事,棺皆不用釘,悉用細腰。其細腰之法,長七寸,廣三寸,厚二寸五分,狀如木枰,兩頭大而中央小……棺凡用細腰五十四枚。”
露晞
《詩·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陽不晞?!焙蠹从谩奥稌劇敝浮对姟ば⊙拧ふ柯丁菲?。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舞歌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颯沓紈袖飛?!?清 尤侗 《瑤宮花史小傳》:“樹頭落葉舞天衣,蕭瑟風篁吟《露晞》?!?/p>
銅雀
(1).銅制的鳥雀?!度o黃圖·建章宮》:“古歌云:‘ 長安 城西有雙闕,上有雙銅雀,一鳴五穀成,再鳴五穀熟?!?南朝 梁簡文帝 《和藉田詩》:“鰩魚顯嘉瑞,銅雀應豐年?!?/p>
(2).指 銅雀臺 。 南朝 陳 張正見 《銅雀臺》詩:“凄涼 銅雀 晚,搖落墓田通。” 唐 杜牧 《赤壁》詩:“東風不與 周郎 便, 銅雀 春深鎖二 喬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蔣珊漁殘稿》:“淚盡英雄公一笑, 魏 家 銅雀 晉 銅駝 ?!眳⒁姟?銅雀臺 ”。
(3).亦作“ 銅爵 ”。傳說中的 秦始皇 名馬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 秦始皇 有七名馬:追風、白兔、躡景、犇電、飛翮、銅爵、神鳧?!?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秦始皇馬》:“有七名馬……六曰銅雀?!?/p>
張冕名句,海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