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邵雍《樂樂吟》:
吾常好樂樂,所樂無害義。
樂天四時(shí)好,樂地百物備。
樂人有美行,樂已能樂事。
此數(shù)樂之外,更樂微微醉。
注釋參考
樂人
(1).古代指掌管音樂的官吏。《儀禮·燕禮》:“膳宰具官饌于寢東,樂人縣。” 胡培翚 正義:“是懸樂諸官皆有其事,故總稱樂人?!薄抖Y記·少儀》:“問大夫之子長幼,長,則曰:能從樂人之事矣;幼,則曰:能正於樂人。” 鄭玄 注:“正,樂政也?!?孔穎達(dá) 疏:“ 鄭 恐經(jīng)‘正’是樂正之官,故讀為‘政令’之‘政’,謂年幼受政於樂人也?!?/p>
(2).歌舞演奏藝人的泛稱?!妒酚洝翁蟊炯o(jì)》:“王有所愛姬,王后使人酖殺之。王乃為歌詩四章,令樂人歌之。” 唐 崔玨 《和人聽歌》:“氣吐幽蘭出洞房,樂人先問調(diào)宮商。”《醒世恒言·錢秀才錯(cuò)占鳳凰儔》:“ 高贊 叫樂人住了吹打,聽時(shí),一片風(fēng)聲,吹得怪響。” 金一 《心聲》:“樂人敂鐘磬於廟,童子謡而商女悲,見微者聰矣。”
美行
高尚的操行?!盾髯印ゅ蹲罚骸敖穹蜃永鄣路e義,懷美行之日久矣?!?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此誠士君子之高致,古今不易之美行也?!?晉 葛洪 《抱樸子·擢才》:“體曲者忌繩墨之容,夜裸者憎明燭之來,是以高譽(yù)美行,抑而不揚(yáng);虛構(gòu)之謗,先形生影?!?/p>
能樂
日本劇種之一。源于日本古代戲劇猿樂。初名“猿樂之能”。后經(jīng)觀阿彌及其子世阿彌等藝人加以改革,發(fā)展為歌舞劇,稱“能樂”。其腳本稱“謠曲”。大多演出武將、美人或佛教故事。角色很少,往往戴面具,有濃厚的宮廷藝術(shù)色彩。邵雍名句,樂樂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