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燎羶薌,神來燕娭
出自宋代學(xué)士院《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
帝出于震,孝奏上儀。
燔燎羶薌,神來燕娭。
肅若舊典,罔或不只,既右饗之,翕受蕃釐。
注釋參考
燔燎
亦作“ 燔尞 ”。1.燒柴祭天。《禮記·郊特牲》:“取膟膋燔燎升首,報(bào)陽也。”《漢書·郊祀志下》:“天用牲左,及黍稷燔尞南郊;墬用牲右,及黍稷瘞於北郊。”《宋史·樂志十》:“燔燎具揚(yáng),禮儀既備。” 清 方苞 《圣主躬耕耤田頌》之一:“升中燔燎,薦以蕭茅。”
(2).謂酷熱如焚。 宋 沉括 《夢(mèng)溪筆談·象數(shù)一》:“大暑燔燎,螟蝗為災(zāi)。”
神來
謂文藝家的靈感不期而來,猶如天神所授。 唐 殷璠 《<河岳英靈集>序》:“夫文有神來、氣來、情來,有雅體、野體、俗體。編紀(jì)者能審鑒諸體,委詳所來,方可定其優(yōu)劣,論其取捨?!?冰心 《從“五四”到“四五”》:“而且作者‘神來’之頃,不但他筆下所揮寫的形象會(huì)光華四射,作者自己風(fēng)格也躍然紙上了?!?/p>
燕娭
見“ 燕嬉 ”。
學(xué)士院名句,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