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中序》一闋傳于世
出自宋代姜夔《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極》:
丙午歲,留長沙。
登祝融。
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黃帝鹽》、《蘇合香》。
又于樂工故書中得商調(diào)《霓裳曲》十八闋,皆虛譜無辭。
按沈氏《樂律》,《霓裳》道調(diào),此乃商調(diào)。
樂天詩云:“散序六闋”,此特兩闋。
未知孰是?然音節(jié)閑雅,不類今曲:余不暇盡作。
作《中序》一闋傳于世。
余方羈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辭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
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
流光過隙,嘆杏梁、雙燕如客。
人何在?一簾淡月,仿佛照顏色。
。
幽寂,亂蛩吟壁,動(dòng)庾信、清愁似織。
沉思年少浪跡,笛里關(guān)山,柳下坊陌。
墜紅無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
飄零久、而今何意,醉臥酒壚側(cè)。
。
注釋參考
中序
(1).古樂《霓裳羽衣曲》的第七遍,自此始有拍而舞。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散序六奏未動(dòng)衣,陽臺(tái)宿云慵不飛。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弊宰ⅲ骸吧⑿蛄闊o拍,故不舞也。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
(2).詞牌“霓裳中序第一”的省稱。 宋 姜夔 《<霓裳中序第一>序》:“然音節(jié)閒雅,不類今曲,予未暇盡作,作《中序》一曲傳於世?!?/p>
一闋
(1).猶言一任(官職)。 漢 王符 《潛夫論·邊議》:“且凡四海之內(nèi)者,圣人之所以遺子孫也;官位職事者,羣臣之所以寄其身也。傳子孫者,思安萬世;寄其身者,各取一闋?!?汪繼培 箋:“一闋,猶今言一任。”
(2).一度樂終,亦謂一曲。 宋 歐陽修 《晚泊岳陽》詩:“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薄对贰ざY樂志五》:“齊聲舞前曲一闋,樂止。”
姜夔名句,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