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絲玷外舉,挾冊陪春誦
出自宋代宋祁《抒懷上孫侍講學(xué)士》:
仆本寒鄉(xiāng)士,始愿托田隴。
偶與亨會并,遂竊空名寵。
黌胄信清閑,文書無倥傯。
牽絲玷外舉,挾冊陪春誦。
縹帙蕓葉香,清池璧流壅。
雖均五能知,猶冀三陌踴。
有志慕孤直,多言畏奇中。
往往犯怒狙,時時遭嚇鳳。
脅肩方病畦,洗足幾成湩。
言充衛(wèi)士爨,賦蓋吳人甕。
但望不汝瑕,安能賈予勇。
叢云屬帝辰,烝油樂賢共。
前追三代風(fēng),旁鼓天下動。
方正召華郤,賢良命晁董。
務(wù)擢平津?qū)?,無罪賈生慟。
裒然君雋來,爛若春葩縱。
咨予苦澀訥,望風(fēng)猶陰拱。
愁多目似蒿,疾久帶移孔。
直慮醒而狂,遂同微且尰。
三千御上方,八九吞云夢。
訂正清廟詩,白罷旅獒貢。
夫?qū)幈緹o志,良憂拙于用。
擊轅固歌鄙,殙金誠外重。
中夕撫躬嘆,明恩愧孤奉。
況復(fù)年苒苒,坐驚頭種種。
閑居昔有潘,廣宅今非仲。
塵容化衣襘,雨氣昏刀{左革右奉}。
所賴庇明哲,盱衡顧閒冗。
每辨驥垂耳,力排儒發(fā)冢。
不爾謝病歸,鉏釣事江葑。
注釋參考
牽絲
(1).佩綬。謂任官?!段倪x·謝靈運<初去郡>詩》:“牽絲及 元興 ,解龜在 景平 ?!?李善 注:“牽絲,初仕;解龜,去官也。” 唐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坐厭牽絲倦,因從解綬旋?!?清 錢謙益 《病榻消寒雜詠》之十一:“牽絲入仕陪元宰,執(zhí)簡排塲見古賢?!?/p>
(2). 唐 宰相 張嘉貞 欲納 郭元振 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紅絲線于幔后,露線頭于外,使 郭 牽其一。 郭 牽得第三女。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牽紅絲娶婦》。后以“牽絲”、“牽紅”、“牽紅線”、“牽紅絲”為選婿或擇妻的典故。《剪燈馀話·瓊奴傳》:“ 耕云 曰:‘古人有射屏、牽絲、設(shè)席等事,皆所以擇婿也?!?明 葉憲祖 《鸞鎞記·提宗》:“京邸相逢, 溫郎 情致,為投詩竟遂牽紅?!?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當(dāng)時才子,競著黃衫;命世清流,為牽紅線?!?陳寅恪 《論<再生緣>校補記》:“今論者竟為之強牽紅絲,使成嘉偶,以效法 喬太守 之亂點鴛鴦譜,豈不異哉?!?/p>
(3).猶引繩。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金蟾嚙鏁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迴。”
(4).即牽絲戲。 宋 計有功 《唐詩紀(jì)事·梁鍠》:“《詠木老人》云:‘刻木牽絲作老翁,鷄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清 錢謙益 《新歲有感》詩之二:“依社憑叢原是鬼,牽絲刻木總為神?!眳⒁姟?牽絲戲 ”。
(5).書法術(shù)語。指筆勢往來牽帶痕跡顯見在兩畫之間者。 楊再春 《中國書法工具手冊·筆法·草書》:“草書妙在隨勢生形,其點畫間的連系每以牽絲映帶?!?/p>
外舉
(1).謂薦舉外人?!抖Y記·儒行》:“儒有內(nèi)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程功積事,推賢而進達之?!?孔穎達 疏:“外舉不辟怨者,若 祁奚 舉讎 解狐 也。”
(2).薦舉出任外職。 晉 傅咸 《陳選舉上書》:“內(nèi)外之任,出處隨宜,中間選用,惟內(nèi)是隆,外舉既頽,復(fù)多節(jié)目,競內(nèi)薄外,遂成風(fēng)俗?!?/p>
(3).指在外舉兵?!赌鲜贰R紀(jì)上·高帝》:“公神謀內(nèi)運,霜鋒外舉,祅沴載澄,國涂悅穆,此又公之功也?!薄赌鲜贰ぱ魝餍颉罚骸巴趼酝馀e,未遑內(nèi)務(wù),奉師之費,日耗千金?!薄蛾悤ず怅柅I王昌傳》:“往者王業(yè)惟始,天步方難,參奉權(quán)謨,匡合義烈,威略外舉,神武內(nèi)定,故以再康 禹 跡,大庇生民者矣?!?/p>
挾冊
(1).攜帶書籍。謂勤奮讀書。 宋 葉適 《漢陽軍新修學(xué)記》:“今 吳 、 越 、 閩 、 蜀 ,家能著書,人知挾冊,以輔人主取貴仕,而 江 漢 蓋鮮稱焉,豈其性與習(xí)俱失之哉?”
(2).謂應(yīng)科舉考試時夾帶時文書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三·會場搜檢》:“科場之禁,在 唐 宋 甚寬,如挾冊者,亦止扶出,不錮其再試也?!?/p>
宋祁名句,抒懷上孫侍講學(xué)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