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骨方埋,靈旗又指
出自宋代董穎《薄媚(第五袞遍)》:
機有神,征鼙一鼓,萬馬襟喉地。
庭喋血,誅留守,憐屈服,斂兵還,危如此。
當(dāng)除禍本,重結(jié)人心,爭奈竟荒迷。
戰(zhàn)骨方埋,靈旗又指。
勢連敗。
柔荑攜泣。
不忍相拋棄。
身在兮,心先死。
宵奔兮,兵已前圍。
謀窮計盡,淚鶴啼猿,聞處分外悲。
丹穴縱近,誰容再歸。
注釋參考
戰(zhàn)骨
戰(zhàn)死者的骸骨。 唐 李頎 《古從軍行》:“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 漢 家。” 元 薩都剌 《送王御史》詩:“草滿畬田多戰(zhàn)骨,花飛驛路少人煙?!?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廟堂有策軍書急,天地?zé)o情戰(zhàn)骨多。”
靈旗
亦作“ 靈旂 ”。 1.戰(zhàn)旗。出征前必祭禱之,以求旗開得勝,故稱?!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其秋,為伐 南越 ,告禱 泰一 ,以牡荊畫幡日月北斗登龍,以象天一三星,為 泰一 鋒,名曰‘靈旗’。為兵禱,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薄稘h書·禮樂志》:“招搖靈旗,九夷賓將?!?顏師古 注:“畫招搖於旗以征伐,故稱靈旗。” 宋 岳珂 《桯史·吳畏齋謝贄啟》:“使靈旗再圖北指,詎不先出 峴 之師?!?清 許承欽 《錢塘江觀潮》詩:“靈旗百萬驅(qū)雷鼓,彊弩三千試水犀。”
(2).神靈的旗子。 唐 劉禹錫 《七夕》詩之一:“河鼓靈旗動, 嫦娥 破鏡斜?!?宋 文天祥 《代酹解星文》:“靡靈旗兮風(fēng)翩翩,舉天瓢兮酌天泉?!?明 屠隆 《綵毫記·游玩月宮》:“五云車,靈旗導(dǎo),七寶宮,鸞輿到?!?清 譚嗣同 《桃花夫人廟神弦曲》之一:“帝子靈旗千里遙,渚宮玉露蘋花泣。”
(3).道教法器之一。用以驅(qū)邪鎮(zhèn)鬼。 宋 王珪 《依韻和王室徽奉安中太乙神像》:“妖氛自逐靈旂捲,瑞穀常登御廩蕃?!?/p>
董穎名句,薄媚(第五袞遍)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