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衛(wèi)宗武《贈白湛囦》:
老窮蟄一室,獨與圣賢對。
禰刺倏在前,喜有佳士至。
此客可曾有,良覿今愛遂。
夫豈燥濕同,未易折柬致。
鄉(xiāng)鄰道不謀,咫尺楚越異。
張范志茍合,千里盟弗背。
蟠木何假容,猗蘭蓋仝味。
吟詠浩篇章,口誦卷壓幾。
湛然珠在淵,晨夜光明媚。
譜接唐人傳,句與唐人儷。
滿貯風(fēng)月襟,迥絕煙火氣。
筆下戲群鴻,尤跨虞薛輩。
樂哉得新勻,風(fēng)期從此契。
張鼓於越門,聊為歲月記。
注釋參考
燥濕
(1).干燥和潮濕?!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百e至如歸,無寧菑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呂氏春秋·重己》:“昔先圣王……其為宮室臺榭也,足以辟燥溼而已矣。” 高誘 注:“燥謂陽炎,溼謂雨露?!?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絃。” 清 譚嗣同 《與沉小沂書》之二:“凡物春夏則漲,秋冬則縮,寒暑燥濕使然也。”
(2).指日常生活起居?!稘h書·丙吉傳》:“ 吉 即時病,輒使臣 尊 朝夕請問皇孫,視省席蓐燥濕?!薄度龂尽侵尽ゑ樈y(tǒng)傳》:“常勸 權(quán) 以尊賢接士,勤求損益,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溼,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薄顿Y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人之居處,避濕就燥。問其燥濕者,問其居處何如也。”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銘》:“吾婦幼失母,專其事母者事父,及后母遺腹弟。調(diào)燥濕,御侵侮,皆與其勞。”
(3).指世態(tài)炎涼。 漢 蔡邕 《辭郡辟讓申屠蟠書》:“﹝ 申屠蟠 ﹞安貧樂潛,味道守真,不為燥溼輕重,不為窮達易節(jié)?!?唐 陸龜蒙 《幽居賦》:“頌厥土之三壤,託高風(fēng)之四鄰,纔祛燥濕,稍遠囂塵?!?宋 司馬光 《昔別贈宋復(fù)古張景淳》詩:“皎如百鍊精,不為燥濕易。”
(4).中醫(yī)指燥熱或寒濕的癥侯。《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云門》:“醫(yī)者意也……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或近山或近水,就與他分個燥濕?!?/p>
未易
不易;難于。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夫街談巷説,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yīng)風(fēng)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今觀諸聯(lián)句詩,凡 昌黎 與 東野 聯(lián)句,必字字爭勝,不肯稍讓……要之二人工力悉敵,實未易優(yōu)劣?!?/p>
折柬
折柬 (zhé jiǎn)裁紙寫信。
聊齋志異.卷二.嬰寧:「怪吳不至,折柬招之。」一種較短的柬帖。與長帖不同。
明.沈璟.博笑記.第五齣:「如今都用古折柬,不用長帖?!?p>衛(wèi)宗武名句,贈白湛囦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