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庭堅《題畫鵝雁二首》:
駕鵝引頸回,似我胸中字。
右軍數能來,不為口腹事。
注釋參考
駕鵝
亦作“ 駕鵞 ”。野鵝。《楚辭·東方朔<七諫·亂辭>》:“鸞皇孔鳳日以遠兮,畜鳧駕鵝。” 洪興祖 補注引 郭璞 曰:“駕鵝,野鵝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弋白鵠,連駕鵝,雙鶬下,玄鶴加?!?明 劉寅 《金馬山賦》:“鸊鵜駕鵞,晨風子規(guī)。”
引頸
(1).伸長頸項。 唐 杜甫 《舟前小鵝兒》詩:“引頸嗔船過,無行亂眼多。” 許地山 《七寶池上底鄉(xiāng)思》:“還歇在那里,引頸下望?!?/p>
(2).指被殺。 漢 蔡邕 《劉鎮(zhèn)南碑》:“ 永漢 元年十一月到官,清風先駈,莫不震肅,奸軌改節(jié),不仁引頸。” 清 杜濬 《樵青歌》:“當時同學十數人,兩人引頸先朝露?!?/p>
(3).思慕貌;期待貌。 唐 韓愈 《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薄端问贰ぶ炫_符傳》:“今祥禫將終,中外引頸觀聽德音?!?/p>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tài)。《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薄妒酚洝ぬK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吩姡骸半U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澳樕弦粓F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p>
黃庭堅名句,題畫鵝雁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